在近期落幕的BICES 2025展會上,新能源領域迎來一場技術盛宴。愛普拉新能源以“充電場景定義者”的身份亮相,通過全場景鋰電池充電解決方案,重新詮釋了工業車輛能源補給的技術內涵。其展臺成為行業焦點,展示了從單一充電設備向智能化能源生態升級的技術突破。
針對工業車輛多元化應用場景,愛普拉構建了差異化產品矩陣。其中,ABU40與ABU100移動儲能充電系統突破傳統“車找電”模式,通過智能調度實現“電找車”的逆向創新。該系統在礦區、港口等開闊區域可自主移動供電,無需基建部署的特性既解決了偏遠地區用地難題,又能作為應急電源保障搶險救災等特殊場景的運營安全。這項技術為電動重型工程機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充電靈活性。
面對工程機械、重卡等高負荷設備的充電需求,液冷直流充電堆采用“功率池+終端”分離架構,實現600kW至960kW的彈性擴容。其“多槍協回”技術不僅提升車隊集中充電效率,更通過電網互動能力為超充站、換電站等基礎設施提供技術儲備。這項突破有效解決了大電量設備充電效率瓶頸,為重載運營場景奠定基礎。
隨著中國工程機械加速出海,歐標充電樁成為全球化布局的關鍵。支持CCS2接口與歐標協議的產品,可無縫對接海外高速公路、港口等場景的充電需求,為中國品牌車輛提供符合當地標準的快速補能方案。這項技術突破為中國制造的全球化運營掃除了能源補給障礙。
在智能化浪潮中,無線充電機與AGV充電機構建的自動化能量網絡,為無人駕駛場景提供“無感”充電體驗。通過0.6-6kW動態功率調節與全自動充電技術,確保低速無人車、自動導引車(AGV)的持續高效運行。這項創新使無人化物流與生產流程的能源補給實現無縫銜接。
技術深度方面,鋰電智能充電機作為核心底座,通過高頻電源技術與智能算法,在提升效率與功率密度的同時,將安全可靠性貫穿充電全過程。其自主研發的BMS智能交互系統,實現充電機與電池的深度對話,使充電過程更精準匹配電池特性。
品質保障體系獲得國際權威認證。今年8月,愛普拉取得“TüV萊茵實驗室授權資質”,標志著其研發、生產、測試全流程達到國際嚴苛標準。從核心元器件選型到成品出廠的質量管控體系,為“安全、高效、可靠”的品牌承諾提供了有力背書。
透過產品矩陣可見,愛普拉正從設備制造商向“智慧能源生態”構建者轉型。基于LLC諧振、有源PFC等核心技術,其解決方案覆蓋24V至1000V全電壓平臺,可滿足從小型叉車到電動船舶的多元化需求。這種技術儲備使其在構建能源生態時具備更強的系統整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