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傳統烹飪”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數億網友圍觀并參與討論。這種被戲稱為“魔改做飯”的烹飪方式,通過打破常規思路、結合現代科技,讓許多人發現下廚并非難事,甚至能快速做出美味佳肴。
“這哪是邪門?分明是開竅!”網友們如此評價這種創新烹飪方式。在相關話題下,各種腦洞大開的食譜層出不窮,為不知道吃什么的人提供了新思路。
微波爐、電飯煲、空氣炸鍋成為“非傳統烹飪”的三大法寶。這些小家電不僅經受住了市場考驗,更在創新食譜中頻繁亮相。掌握它們的用法,或許就掌握了快速烹飪的精髓。
微波爐的高效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熱飯,它還能制作藍莓醬:將大量莓果和糖放入碗中,微波一分鐘后淋在冰淇淋上,既保留水果顆粒感,又比傳統熬煮更快捷。蝦片也能用微波爐復刻,高火40-50秒即可,無需油炸。更有網友用微波爐蒸雞蛋羹,上班前調好蛋液,下班后就能吃到嫩滑的蛋羹。
不過,使用微波爐需要摸索火候。有網友嘗試炸花生米,高火3分鐘后外圈已焦,2分半則效果最佳。看來,每臺微波爐都有其“脾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關鍵。
電飯煲雖效率不及微波爐,但功能多樣。5升大電飯煲搭配蒸架,可同時燜飯、蒸菜、燉湯,實現“一鍋出”。做慢燉菜時,電飯煲的預約功能尤為實用。番茄牛腩、糖醋排骨等大菜,提前備料放入鍋中,下班后就能享用熱騰騰的美食。更有人用電飯煲烤蛋糕、面包,連烤箱都省了。
空氣炸鍋是近年興起的小家電,通過熱風循環模擬油炸效果,解決家庭“少油烹飪”的痛點。其效率高于烤箱,且無需預熱,與薯條、雞翅等酥脆食物是絕配。但在創新烹飪者手中,空氣炸鍋的用途遠不止于此。
有人用空氣炸鍋烘干蔬菜,將香菜、蔥花等放入其中,瞬間變得干爽酥脆,便于保存。更有甚者,用它烘干鮮花,創意十足。網上流行的“牛脆脆”也能用空氣炸鍋制作,將肉片低溫烘烤即可。同理,米飯鍋巴、豬肉脆等“干脆”食品也能輕松搞定。
最令人驚訝的是,有人用空氣炸鍋模擬干炒牛河的“鑊氣”。將食材和油放入鍋中,出鍋后的河粉竟有干香氣息,賣相不錯。這或許適合沒有燃氣灶和鐵鍋的懶人。
如果說國內網友選擇“非傳統烹飪”是為了省事,那么海外留學生則可能是出于食材限制。他們復刻家鄉美食時,常需另辟蹊徑,正所謂“強者不抱怨環境,留學生不抱怨食材”。
想做煎餅果子卻買不到薄脆?留學生用餛飩皮搟薄后油炸代替,面糊也用餛飩皮疊加制成。懶得和面時,直接用餃子皮、餛飩皮做拇指生煎,一口一個,方便美味。
饞肉夾饃卻做不來白吉饃?用半發好的披薩餅皮代替,質地有韌勁,頗有幾分相似。想吃羊肉泡饃卻找不到合適的饃?將法棍剪碎泡進羊湯里,雖與正宗做法相去甚遠,卻能讓留學生緩解思鄉之情。
買不到鹵肉包?用香料味十足的印度瑪莎拉茶包鹵肉,黑胡椒、肉豆蔻、肉桂等調料一應俱全,堪稱現成的鹵湯包。
這些看似離譜的烹飪方式,卻讓許多人不再抗拒廚房,反而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做一日三餐。或許,成為廚神不易,但通過“非傳統烹飪”掌握一些小技巧,讓生活更有滋味,才是這種烹飪方式的真正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