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產業熱度持續攀升,A股市場相關板塊再度成為資金追捧的焦點。隨著英偉達最新技術突破與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雙重刺激,國內AI產業鏈上市公司股價集體走強,其中PCB領域龍頭生益電子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
在近日舉辦的GTC全球技術大會上,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宣布多項重磅合作:投資10億美元入股諾基亞開發6G設備,推出連接量子處理器與AI超算的NVQLink系統,并與美國能源部共建7臺配備Blackwell GPU的超級計算機。這些戰略布局直接推動英偉達股價連續兩日暴漲,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創下全球企業市值新紀錄。
這場技術盛宴迅速傳導至A股市場。作為英偉達AI芯片供應鏈的重要環節,PCB制造商生益電子股價出現異常波動。10月29日早盤,該公司股價一度沖高15.5%,最終收漲9%以上。值得關注的是,該股此前三個交易日已累計上漲近40%,10月25日更出現20%的漲停板。
業績爆發成為股價飆升的核心支撐。三季報顯示,生益電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29億元,同比增長114.79%;凈利潤11.15億元,同比激增497.61%。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收30.6億元,凈利潤5.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3.71%和545.95%。控股股東生益科技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前三季度凈利潤24.4億元,同比增長78%。
追溯企業發展歷程,這家成立于1985年的老牌電子企業,通過多次資本運作實現跨越式發展。2013年,生益科技以7.02億元收購迅達科技中國持有的70.2%股權,將生益電子納入控股體系。2020年,生益電子成為A股首例"分拆上市"案例,在科創板掛牌后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
業務協同效應在此輪AI浪潮中充分顯現。作為覆銅板龍頭的生益科技,與專注PCB制造的生益電子形成垂直整合。雙方聯合開發的超低損耗高頻高速板成功打入華為、中興等頭部企業供應鏈,產品結構從傳統服務器PCB升級至28層高多層板,單價提升至傳統產品的3-5倍,完美契合英偉達H100、GB200等高端芯片需求。
資金動向揭示市場博弈加劇。10月28日龍虎榜顯示,滬股通專用席位單日買入近7億元,國泰君安海通總部、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等知名機構席位各買入超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滬股通席位代表的是通過港股通機制投資A股的境外資金集合體,顯示外資機構對該股的集中看好。
從股價走勢看,這家曾經的"5元股"已蛻變為市場明星。2024年初股價觸及5元低點后,隨著AI服務器需求爆發和產品結構升級,股價最高沖至122元,20個月內漲幅達23倍。這種爆發式增長既源于行業景氣周期,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高端制造升級的強烈預期。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外資機構在高位持續買入的行為,既可能基于對2026年Blackwell芯片量產的預期,也包含對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持續性的判斷。隨著量子計算、6G通信等前沿領域布局深化,相關產業鏈企業的估值體系或將面臨重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