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保險創新論壇”日前在北京拉開帷幕。作為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重要平行活動,該論壇聚焦“新能源、新智能、新未來”主題,圍繞保險車型分級、智能駕駛技術、行業協同機制及綠色保險實踐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現場發布多項創新研究成果,并展示了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實踐案例。其中,新能源車險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成為與會各方熱議的焦點。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道明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中國與歐洲多國新能源新車市場滲透率已突破50%,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市場競爭格局呈現三大特征:需求持續釋放、技術迭代加速、行業生態重構。這一趨勢下,新能源車險面臨出險率與賠付率雙高、基礎數據積累不足、技術標準更新滯后等核心挑戰。
“事故形態的變化與車輛設計特性密切相關。”張道明分析稱,年輕車主占比提升、新車使用強度增加導致風險特征轉變,而全景天窗等新能源車型常見配置在極端天氣下進一步推高了維修成本。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較傳統燃油車高出12個百分點,部分高風險車型賠付率甚至超過100%。
面對行業痛點,人保財險正通過四大路徑探索破局之道:一是加快研發智能化專屬保險產品,適配不同技術路線的新能源車型;二是構建數據驅動的風險管理體系,利用車聯網、電池健康監測等數據實現精準定價與主動減損;三是搭建智能交互生態平臺,整合充電、救援、理賠等全周期服務;四是推動建立中國車型分級標準,為行業提供風險評估基準。
在實踐層面,人保財險已形成“數據-服務-生態”的閉環創新模式。通過分析百萬級車聯網數據,公司成功將部分區域新能源車事故率降低18%,并將電池故障預警信息同步至主機廠,推動車身結構優化。其打造的智能生態平臺則整合了超過20萬家合作充電站,車主可通過APP一鍵完成充電預約、電池檢測、保險續期等操作,服務效率提升40%。

“中歐市場在電動化進程中具有高度互補性。”張道明強調,歐洲在智能駕駛法規、車險數據共享等領域經驗豐富,而中國在應用場景創新、市場規模方面具備優勢。他倡議雙方深化技術標準互認、風險模型共建等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市場擴張中的合規挑戰。
據悉,人保財險已制定支持中國車企出海的“三步走”戰略:短期聚焦產品適配,中期構建全球服務網絡,長期推動中歐保險監管協同。目前,公司正與多家歐洲保險公司探索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并參與制定歐盟新能源車型保險評級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