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日本移動出行展(前身為東京車展)即將再次拉開帷幕。作為日系車企展示新技術、新產品的重要平臺,本屆展會雖因外國品牌參展數量有限而顯得“國際性”不足,卻為觀察日系品牌“本土深耕”與“全球布局”的雙重戰略提供了獨特視角。尤其在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這場展會成為外界窺探日本車企及市場動向的重要窗口。

中國品牌對日本市場的“反向輸出”成為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比亞迪作為連續兩屆參展的中國車企,此次不僅帶來了改款后的SEAL車型(國內對應海豹),還推出了專為日本市場設計的全新新能源K-Car。改款SEAL車型采用19英寸鋁合金輪轂,四驅版配備紅色制動卡鉗,內飾標配電動遮陽板玻璃車頂,入門版售價預計低于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55萬元)。而針對日本消費者偏愛的微型車市場,比亞迪憑借海豚、海鷗等車型積累的技術經驗,推出新能源K-Car,試圖切入這一細分領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本田N-BOX以10.34萬輛銷量蟬聯日本汽車市場冠軍,微型車市場潛力巨大。
市場數據進一步印證了中國品牌的突破。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JAIA)數據顯示,比亞迪9月銷量達802輛,同比增長約3倍,占日本當月進口純電動汽車銷量的20%。與此同時,日系品牌也開始反向借鑒中國市場的研發成果。日產N7由本土設計團隊主導,專為中國主流家庭打造,此次在日本首發旨在測試消費者對“中國定制車型”的接受度。極氪009則通過代理商Folofly進入日本市場,計劃年內接受訂單,2026年正式交付,瞄準租賃用車等企業需求,試圖與豐田埃爾法競爭高端MPV市場。
設計層面,日系品牌依然展現出獨特創意。豐田此次發布的多款概念車引發關注,其中一款雙門轎跑采用滑動門設計,前門向前開啟,車內或僅設中央駕駛位,前臉延續家族語言,大尺寸格柵搭配漸變式蜂窩結構,金鳳凰LOGO點綴其中。豐田計劃將雷克薩斯LS升級為MPV,采用前兩輪后四輪的顛覆性設計,尾燈延伸至車身兩側并配備車頂照明。卡羅拉概念車則顛覆傳統,車頭采用貫穿式LED大燈與無格柵設計,擋風玻璃與前臉過渡自然,尾部一體式鴨尾擾流板與貫穿式尾燈增強立體感。馬自達帶來的Vision Model概念車延續流暢曲線設計,新一代CX-5也有望引入國內。

在電動化與燃油車的平衡上,日系品牌呈現差異化策略。智能化方面,日產電動版改款Ariya接入谷歌服務成為少數亮點,但整體智能化水平仍落后于中國品牌。燃油車領域,斯巴魯重啟高性能品牌STI,發布純電與燃油概念車,但受電動化轉型滯后、品牌影響力減弱等因素影響,其在國內市場已逐漸邊緣化。
盡管外國品牌參展數量有限削弱了展會的“世界性”,但日本汽車作為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三分之一的產業,其動向仍具風向標意義。中日汽車市場的互動從單向輸入轉向雙向滲透,中國品牌的定制化產品與銷量突破,以及日系品牌對中國研發成果的借鑒,均表明中國汽車產業的產品力與設計理念正成為全球格局的重要變量。與此同時,日系品牌在設計上的創新優勢與智能化轉型的滯后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反差為觀察行業趨勢提供了獨特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