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近日完成全系統發射演練,標志著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已具備發射條件。此次演練是發射前規模最大、系統最全、最接近實戰的一次聯合測試,覆蓋了塔架、火箭、飛船及發射場等多個分系統,對從飛行準備到船箭分離的全過程進行了模擬驗證。
演練中,發射場工作人員嚴格遵循操作規范,確保每個環節精準無誤。經過全面檢查,船箭組合體功能正常,各系統間協同順暢,技術狀態符合發射要求。自垂直轉運至發射區以來,組合體已順利完成箭塔協調、系統功能檢查及緊急關機線路測試等多項關鍵工作。
針對可能出現的低溫、大風、沙塵等極端天氣,發射場制定了專項應對措施,涵蓋氣象預報、塔架密封、空調保障及應急預案等方面,確保發射任務萬無一失。后續,發射場還將開展加注前準備、全系統氣密性檢測,并模擬出征儀式及艙內狀態設置等環節。
與此同時,在軌超過180天的神舟二十號乘組已進入返回準備階段。3名航天員在完成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維護任務的同時,積極為“太空會師”做準備。在航天醫學領域,他們通過筆記本電腦及相關軟件完成了信任協同、精細動作控制及應急決策能力等多項實驗測試,并開展了運動骨骼肌受力研究,采集了不同運動狀態下的足底壓力及關節運動數據。
在微重力物理科學方面,乘組持續推進慣性粒子動力學實驗,完成了夢天實驗艙實驗裝置的巡視及光液耦合器連接件的更換。該實驗利用微重力環境消除顆粒沉降干擾,為研究顆粒運動規律提供了獨特條件。乘組還對無容器柜實驗腔體進行了樣品清理及電極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問天實驗艙內的“太空菜園”迎來新一輪豐收,繼“太空生菜”后,新播種的胡蘿卜已初具規模。乘組是否會將這些成果帶回地面,引發外界期待。在設備維護與環境監測方面,航天員對空間應用低溫裝置進行了在軌檢查,并完成了眼壓、眼底及心功能等多項醫學檢查,同時利用神經肌肉刺激儀等設備對抗失重生理效應,保障在軌健康。
著陸場系統也已展開搜救回收演練,為迎接神舟二十號乘組返程做好充分準備。整個任務期間,各系統緊密配合,確保了空間站運行及航天員在軌生活的安全與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