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傳統制造企業到智能駕駛賽道的新星,千里科技正以獨特的生態化模式重塑行業格局。這家曾以摩托車和汽車制造起家的公司,在完成破產重整后,憑借吉利資本、奔馳戰略入股及AI領軍人物印奇的深度參與,迅速躋身智能電動車市場核心競爭圈。
9月28日,千里科技在重慶舉辦全球品牌首秀,董事長印奇首次回應“是否對標華為”的質疑。他坦言:“華為是值得尊敬的企業,但千里科技的技術基因和戰略定位截然不同。我們更專注于通過AI技術重構汽車體驗,希望成為智能駕駛領域差異化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吉利控股作為戰略基石,為千里科技提供了整車制造的底層支撐。通過收購力帆科技,吉利不僅導入穩定的生產體系,更將成熟的供應鏈管理和銷售網絡納入麾下。這種資源整合使千里科技跳過新勢力普遍面臨的產能瓶頸,直接獲得制造端的競爭優勢。
AI技術的深度賦能成為千里科技的核心變量。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通過旗下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并出任董事長,推動公司戰略從“車+AI”轉向“AI+車”。他提出:“智能駕駛將進入AI大模型驅動的新階段,計算機視覺與座艙交互的融合將重新定義產品形態。”這一判斷直接提升了公司的技術溢價空間。
9月25日,梅賽德斯-奔馳(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13.39億元收購千里科技3%股份,為全球化布局注入關鍵籌碼。奔馳數字技術作為集團最大海外研發中心,覆蓋自動駕駛、電動出行等核心領域,其入股不僅帶來資金支持,更將歐洲安全標準與全球化經驗導入千里科技的技術體系。
這種“資本三角”模式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吉利負責制造與規模化應用,印奇團隊主導AI技術研發,奔馳提升產品標準與全球視野。三方資源整合下,千里科技構建了覆蓋吉利銀河、領克、極氪等品牌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平臺,通過多品牌數據反哺算法迭代,形成“規模-技術”的正向循環。
面對2025年智能駕駛市場的激烈競爭,千里科技選擇差異化路徑。其推出的“千里浩瀚”系統覆蓋H1至H9多個級別,既不同于車企的全棧自研模式,也區別于科技公司的“智選車”模式,而是定位為行業技術賦能者。這種生態化打法有效攤薄了研發成本,同時通過海量數據加速算法進化。
在技術路線圖上,千里科技明確提出“雙輪驅動,雙化牽引”戰略。其中,“AI化”聚焦智能駕駛、座艙和出行三大業務,計劃在2025年底前發布L3級方案,2026年下半年推出面向Robotaxi的L4級方案;“國際化”則依托吉利海外資源與奔馳標準體系,設定了全球10個城市規模化運營的目標,單城部署量將超過1000輛。
千里智駕CEO王軍指出:“智能駕駛的規模化應用必須通過產業鏈深度整合實現。我們正在構建一個開放的技術生態,讓AI大模型在真實場景中持續進化。”這種戰略定位既符合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趨勢,也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智駕競爭提供了新范式。
隨著“A+H”兩地上市計劃的推進,千里科技正加速技術輸出與品牌國際化。其通過整合中國制造效率、AI算法深度與全球豪華品牌標準,試圖在智能駕駛下半場競爭中占據關鍵生態位。這場由技術、資本與全球化共同驅動的變革,或將重新定義智能電動車市場的競爭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