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00余天的精心雕琢,北城天街以“感新如常”為主題煥新登場。在剪彩儀式上,金剪落下的瞬間,臺下那些熟悉的面孔成為全場焦點——他們是與北城相伴十余載的品牌伙伴,也是一路同行的龍湖會員。這場開業慶典,不是簡單的煥新亮相,而是一場跨越時光的老友重逢。
為了這份特殊的情誼,北城天街為數十位陪伴超過十年的品牌代表和會員送上野獸派定制鮮花,致敬這段跨越時光的緣分。這些“老朋友”不僅是慶典的嘉賓,更是北城22年發展歷程中的核心主角。正是他們的堅守與同行,讓北城天街從一片空地成長為重慶人心中的城市印記。
自2003年開業以來,北城天街的品牌陣容不斷更新,但總有一批“老朋友”始終如一。對他們而言,這里不僅是商業空間,更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情感容器。2004年入駐的UME影城,如同嵌在商場里的時光放映機,21年來從未挪動。從最初的“獨家影院”到如今的觀影首選地,它見證了區域的成長,銀幕上定格的情侶約會、家庭團聚,成為北城時光的珍貴切片。
2006年開業的星巴克,早已超越飲品店的定位。濃郁的咖啡香與商場的煙火氣交織,成為重慶人聚會、辦公的固定據點。店長李陸琳在這里度過11年,從咖啡新手成長為商圈主理人,見證門店從咖啡車升級為形象店,也看著北城從新興商場蛻變為觀音橋地標。她感慨:“北城就像星巴克的禮贊咖啡豆,因融合而更美好。”
2010年前后入駐的王品牛排與EVISU,為這份長情增添更多色彩。王品牛排成為重要時刻的見證者,有人在此慶祝結婚十周年,有人在此完成首次商務洽談;EVISU則是潮流愛好者的打卡地,為一條限定牛仔褲,不少人每年準時赴約。這些品牌與北城的羈絆,不僅是單向依賴,更是雙向奔赴、彼此成就。
曾在泰香米任職的張慧娟回憶,商場不僅對自身發展有高要求,更對商戶充滿責任與擔當。即便在市場環境復雜的時期,北城天街也全力保障店鋪經營,通過精準的廣告宣傳與促銷活動,第一時間協助解決困難。綠茶店長楊麗也感慨,十年間有過周年慶的熱鬧,也有過經營的難題,“商場工作人員會主動幫我們做線上推廣,吸引客流。舍不得這份默契與顧客‘你們在,我們來’的約定。”
如今,全新升級的北城天街構建起“旗艦店+城市首店”的品牌梯隊,包括VIVIENNE WESTWOOD跨層旗艦店、COACH城市定制店、DESCENTE明日世界西南首家等超100家旗艦店,以及montbell、KEEN等超80家高能級首店。這些新品牌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更彰顯了北城天街作為潮流策源地與社交聚集地的吸引力,必將續寫更多“彼此成就”的新故事。
在北城天街,龍湖會員不僅是消費者,更是同行的家人。有人第一次領工資就在這里給媽媽買項鏈,有人失戀時在星巴克坐了一下午,店員悄悄送上小蛋糕。這些細碎的溫暖,藏著北城與會員的獨家記憶。網友“貓貓”在小紅書分享:“北城天街新區改頭換面,一開始還真有點不認識了!B區寬敞多了,穹頂透光,走進去滿是森系治愈風,比以前更舒服、更超前。”
剪彩儀式上,多位陪伴超十年的龍湖會員受邀到場。作為雅瑩15年的會員,屈女士記得第一次購物時,店員就記下了她的尺碼偏好。15年里,她看著北城從A館擴展到多區域,從品牌寥寥變成業態豐富,“現在來北城不只是買衣服,更像見老朋友。”在JORYA消費10年的何女士說:“北城為我配備的1V1客戶經理,記得我的生日、穿衣偏好,還經常邀請我參加獨家沙龍,這份尊崇感讓我離不開這里。”
22年里,觀音橋商圈商場更迭不斷,為何北城能讓品牌與會員“相守10年+”?答案藏在“不做短期生意,只做長期情感”的經營哲學里。對品牌,北城的支持“看得見、摸得著”:運營每日巡店,制定“人貨場檢查表”,通過快閃、異業聯動幫品牌納新提效。對會員,北城的用心“記在心、落在實”:為V5+等級的用戶配備1V1客戶經理,依托沙龍提供專屬活動,煥新剪彩也特意為會員預留座位。
北城天街的VIP LOUNG待全新改造后,將延續并升級貼心服務。投入使用后,配備廁所暖心包、美護用品、毛毯拖鞋等,提供下午茶,還有暖寶寶貼等實用物品,且定期開展手部護理、美甲等需預約的品牌活動,為用戶營造出如“家”般尊崇、貼心的體驗,進一步深化與用戶的情感聯結。
這些不追求“即時轉化”的用心,慢慢熬成了會員對北城天街的“情感依賴”。正如一位老用戶所說:“去其他商場是‘買東西’,來北城是‘回老地方’——這里有熟悉的人、難忘的回憶,來了就覺得踏實。”因為有人情,所以有長情。22年,北城從空地變成觀音橋地標,從少數品牌變成多元生活圈。硬件在變、品牌在變、場景在變,但對“情感鏈接”的堅持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