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消費領域,一場由科技企業引領的個性化革命正悄然興起。小米汽車近日宣布推出全新定制服務(Xiaomi Customization Service),通過技術賦能打破傳統豪華車定制門檻,為普通消費者開啟通往高端個性化出行的大門。這項服務目前已在特定線下體驗中心啟動試運營,每月僅開放40個定制名額,需通過現場鎖單完成訂單確認。
首批支持定制的車型為YU7Max和SU7Ultra兩款旗艦產品,消費者可在現有配置基礎上進行深度個性化組合。根據服務規則,定制選配金額需達到10萬元以上方可享受該服務。首期推出的26項定制選項中,包含5種全新研發的豪華車漆、4款獨家內飾方案,以及高精度鍛造輪轂、個性化車標等特色配置。這些選項經過工程師團隊的精密調校,確保在保持車輛性能的同時實現美學突破。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社交平臺發文指出,傳統豪華車定制服務長期被少數頂級品牌壟斷,其高昂成本和復雜流程將多數消費者拒之門外。小米此次推出的定制服務,通過模塊化設計和智能制造體系,將原本需要數月完成的定制流程壓縮至合理周期,同時將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我們希望用科技力量實現體驗平權,讓百萬級豪車的專屬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雷軍表示。
這項服務的創新之處不僅在于配置組合的自由度,更體現在對消費者個性表達的尊重。從車漆的納米級珠光效果到內飾的定制化縫線工藝,每個細節都支持深度定制。某位參與試運營的用戶表示:"我選擇了啞光星際藍車漆搭配琥珀紋胡桃木內飾,這種組合在傳統品牌中根本無法實現,現在卻能通過小米的定制平臺輕松完成。"
行業分析師指出,小米汽車定制服務的推出恰逢汽車消費轉型關鍵期。當年輕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產品差異化時,標準化生產模式已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小米通過"基礎車型+模塊化定制"的組合策略,既保證了規模化生產的效率,又實現了個性化需求的滿足。這種模式或將引發行業連鎖反應,推動更多車企探索柔性制造技術。
據試運營期間的數據顯示,首批定制用戶中超過60%選擇了非傳統配色方案,近40%用戶對輪轂和車標進行了個性化改造。這些數據印證了市場對差異化產品的強烈需求。小米汽車服務團隊透露,未來將根據用戶反饋持續擴充定制選項庫,并優化線上配置器的交互體驗,讓定制過程更加直觀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