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兩個月前的訪談中半開玩笑地表示,若要拍攝個人傳記片,希望由易烊千璽出演時,外界并未將此視為具有戰略意義的信號。然而就在近日,這一設想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落地——易烊千璽正式成為理想汽車品牌歷史上首位代言人,但他的角色并非銀幕上的演員,而是以品牌敘事者的身份深度參與。
對于素有“摳廠”之稱的理想汽車而言,聘請代言人本身已是突破常規的決策。過去十年間,李想本人始終是品牌最核心的代言者。這位以理性思維著稱的企業家,憑借對產品的深刻理解與平易近人的管理風格,在員工與用戶群體中贏得了“想哥”“廠長”的親切稱呼。其個人IP的塑造,曾是理想汽車在初創階段快速建立市場認知的關鍵路徑。
隨著企業規模擴張,單一創始人IP的局限性逐漸顯現。盡管李想通過社交媒體持續輸出行業觀點,甚至直接參與用戶討論,但這種源自70后企業家的表達方式,與“90后”“Z世代”消費者在信息接收習慣、審美偏好及生活方式上的差異日益明顯。當品牌敘事過度依賴個人形象時,其傳播效力往往受限于特定圈層。
理想汽車今年提出的品牌內涵升級,正是對這一挑戰的回應。從“Family”到“Home”的轉變,標志著戰略視野從傳統家庭場景向更普世的生活方式延伸。新定義中的“Home”不再局限于物理意義的家庭空間,而是涵蓋個人舒適領域、情感歸屬及自我表達的多維場景。這種轉變要求品牌觸達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尤其是正在構建個性化生活方式的年輕消費者。
選擇易烊千璽作為代言人,正是基于這種戰略需求。李想曾公開贊賞這位新生代偶像在面對挑戰時展現的韌性,這與理想汽車多次突破技術質疑、應對市場風波的經歷形成共鳴。從增程式技術路線引發的爭議,到MEGA車型上市后的輿論壓力,理想始終通過產品優化與組織調整實現逆襲。而易烊千璽從偶像到實力派演員的轉型過程,同樣以作品質量回應質疑,這種“用實力說話”的特質與理想的產品哲學高度契合。
更深層的契合點在于雙方對專業主義的堅持。易烊千璽的演藝成就源于持續創作而非話題炒作,這與理想汽車“重產品、輕營銷”的作風不謀而合。作為品牌史上首位代言人,他的任務并非簡單提升曝光度,而是通過自身敘事方式幫助理想進入年輕群體的語境,實現品牌從“家庭用車”到“生活方式伙伴”的定位升級。
這種戰略轉型在理想i6的研發中得到具體體現。作為面向年輕市場的首款純電車型,i6在延續家族設計語言的同時,通過“鯊魚”生物形態的流線造型打破傳統SUV的刻板印象。3.3米超長縱向空間、四座通風五座加熱的座椅配置,以及8.8升智能冰箱、21.4英寸后艙娛樂屏等裝備,將私人空間舒適度推向新高度。原廠拖掛套裝、車頂行李架等擴展配置,更直接回應了露營、騎行等戶外場景需求。
智能化層面,i6搭載的VLA司機大模型實現了輔助駕駛系統的質的飛躍。該系統不僅能應對復雜路況,還可通過自然語言與用戶交互,記憶個性化駕駛習慣。基于MindGPT模型打造的智能體“理想同學”,則以六種方言交互能力刷新行業標準,將車載AI從功能工具升級為情感伙伴。
市場對這場轉型的反饋超出預期。理想i6上市五分鐘即收獲過萬訂單,印證了年輕消費者對“專屬空間”概念的強烈認同。這款定價20-30萬元區間的車型,憑借5C快充、高級座艙體驗等差異化優勢,正在重塑純電五座SUV市場的競爭格局。
從代言人選擇到產品定義,理想汽車的系列動作揭示了一個核心邏輯:當市場邊界擴展至所有追求品質生活的個體時,品牌敘事必須突破原有框架。通過易烊千璽的年輕化表達與i6的產品創新,理想正在構建一個更包容的生活方式生態——這里既有家庭的溫馨共享,也容納個人的獨立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