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啟上海?數智新界”為主題的2025元宇宙發展論壇近日在上海市漕河涇會議中心舉辦。此次論壇聚焦上海“國際數字之都”建設目標,集中展示元宇宙行動方案實施成果,推動核心技術突破與多元應用落地,助力上海鞏固元宇宙產業領先地位。
步入會場,一條創新成果展示長廊尤為引人注目。各類智能顯示設備、交互終端及數字孿生平臺有序陳列,將抽象的“元宇宙”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實體形態。其中,一家扎根上海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十年技術沉淀,成功將無介質交互顯示屏從科幻場景帶入現實。據企業高級商務經理沈揚介紹,該技術自1996年啟動研發,2015年團隊回國后持續攻關,2019年突破光波導平板技術瓶頸。目前產品已應用于博物館展陳互動、醫院多模態醫療設備及汽車領域概念驗證,即將在下一代車型中實現規模化搭載。
另一家本土科技企業則聚焦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真實場景信息與可視化平臺的實時映射。創始人閻晨現場演示了機場、港口、工廠等場景的數字孿生系統,通過純國產自研的三維引擎,可同步追蹤超10萬飛行物或集裝箱的動態。該引擎以28兆的輕量化安裝包,實現全球最小體積與最高運行效率的雙重突破,為智慧城市管理、工業智造等領域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消費終端領域的創新同樣令人矚目。部分參展企業推出可定制形象性格的“數字人”,通過模型算法實現人機互動,嵌入臺式音響后化身家用智能助手,展現元宇宙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潛力。這種將前沿科技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的嘗試,引發業界對智能終端未來形態的廣泛討論。
論壇期間,學界與產業界代表圍繞技術路線、應用場景及產業價值展開深度對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葛東波透露,自2022年率先布局元宇宙賽道以來,上海已形成3000億元規模的產業集群。通過持續完善產業鏈布局與生態建設,上海在技術創新、場景開放及融合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國元宇宙產業發展樹立標桿。
在應用場景拓展方面,上海創新實施三批次“揭榜掛帥”機制,以需求導向推動技術落地。第二批重大應用場景成果集中亮相,涵蓋振華重工、上海開放大學、中山醫院等標桿項目。第三批需求榜單同步發布,聚焦工業、醫療、交通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元宇宙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首批40項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優秀成果同步揭曉,覆蓋數字內容、XR眼鏡、3D引擎等六大賽道,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政企合作層面,浦東、徐匯等區與多家領軍企業簽署13個合作項目,涉及數字孿生園區運營、AI虛擬直播系統開發等領域,標志著市區聯動、政企協同的產業生態加速形成。全國首個《元宇宙成果分類和價值評價的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則為產業規范化發展提供標準依據。
本次論壇由上海元啟元宇宙產業促進中心與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設置產學研商業閉環、應用場景落地路徑、跨平臺協作規范等四場分論壇,構建從技術到產業、從標準到市場的全景式交流平臺。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盛雪鋒表示,將通過論壇持續發揮樞紐作用,推動“政產學研用”資源整合,助力上海成為全球元宇宙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核心陣地。
上海元啟元宇宙產業促進中心主任端木海嬰指出,元宇宙作為多技術融合的應用型領域,有望成為中國實現技術彎道超車的關鍵賽道。中心通過成果推廣、標準制定及產業咨詢等服務,推動軟硬件協同創新,助力優質成果走向市場,構建完整的產業閉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