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業正經歷一場顯著的人才流動浪潮。隨著激勵機制調整、“去明星化”趨勢深化以及市場行情回暖,越來越多公募基金經理選擇轉向私募領域。Choice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今年已有307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創下近五年新高。其中不乏華商基金周海棟、景順長城鮑無可、交銀施羅德劉鵬等知名基金經理。市場傳言顯示,多位離職的明星基金經理已將目光投向私募行業,鮑無可與周海棟據稱將加入高瓴資本旗下瓴仁投資。
從業績表現看,近年“公奔私”的基金經理中,不少人抓住了近期市場上漲機遇。私募排排網統計顯示,截至9月19日,具有公募背景的基金經理共859位,其中40位、39位、27位基金經理在今年、近1年、近3年分別有至少3只產品符合排名條件,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28.26%、57.63%、58.89%。
在業績排名方面,今年以來表現突出的“公奔私”基金經理中,望正資產王鵬輝以顯著優勢位居榜首。其管理的3只產品今年平均收益率領先,近1月表現同樣突出。這位具有24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17年基金投資管理經驗的資深人士,曾擔任景順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管理規模最高時超過200億元。望正資產近期觀點顯示,公司維持“核心+衛星”的布局策略,重點布局互聯網、電子等優質企業,以及AI算力、AI應用等高景氣創新領域。
量化私募領域,翰榮投資聶守華成為唯一上榜的量化基金經理,其管理的3只產品今年平均收益率位列第四。這位具有豐富海外和國內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曾任職法國巴黎銀行新興市場部、前海開源基金量化投資部,以及某知名量化金牛獎私募衍生品部。
近1年業績排名中,北京真科私募曾維江表現搶眼,連續兩年位居榜首。這位清華本碩博畢業的基金經理,曾任職于清華同方、東海證券、益民基金等機構。他擅長運用“新高”理論挖掘新興產業龍頭公司,近1年、近3年平均收益率均居首位。申九資產歐陽沁春以優異表現位列第三,其管理的3只產品平均收益率突出,近1月收益同樣可觀。這位中歐國際商學院MBA出身的基金經理,曾管理權益資產最高約400億元。
近3年業績排名顯示,津育投資張文龍、華安合鑫袁巍進入前五。張文龍管理的3只產品近3年平均收益率位居第三,這位具有18年從業經驗的基金經理,曾在東方基金、長盛基金、UBS資產管理部任職。他今年上半年堅持全球化配置,重點布局消費行業,通過精準操作實現較好業績。袁巍管理的5只產品近3年平均收益率位列第五,這位具有3年IT行業、16年基金行業經驗的基金經理,擅長自主研究挖掘優質股。
從投資模式看,今年以來進入10強的“公奔私”基金經理中,主觀私募占9位,量化私募僅1位;近1年10強中,主觀私募占8位;近3年10強中,主觀私募占9位,僅1位量化私募基金經理上榜。從公司規模看,近1年10強中8家管理規模不足50億元,且包攬前五;近3年10強中有3位來自頭部私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