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承載中華文明基因的“空中博物館”即將翱翔天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東方航空聯手打造的B777-300ER寬體客機(機號B-7882)將于北京首航,這架被命名為“國博號”的主題彩繪飛機,將通過獨特的文化設計語言,構建起跨越洲際的文明對話通道。
飛機外觀采用童趣盎然的兒童畫風格,將六件國寶級文物轉化為靈動卡通形象:新石器時代的鷹形陶鼎與紅山文化玉龍分列機頭兩側,商代婦好玉鳳與后母戊鼎坐鎮(zhèn)機身中部,明代孝端皇后鳳冠與清代海晏河清尊分列機尾。設計師特別將重達832公斤的后母戊鼎置于機身核心位置,寓意“鼎定乾坤、平安抵達”,玉龍玉鳳相依的造型則暗合“龍鳳呈祥”的傳統(tǒng)意象。東航標志性的“小燕子”航徽與金色國博LOGO在機尾交相輝映,形成極具辨識度的文化標識。
步入客艙,乘客將進入被定義為“國博第49個展廳”的沉浸式文化空間。行李架變身“歷史長廊”,按時間軸陳列四羊方尊等12件代表性文物的3D打印模型,每件文物旁均配有聲情并茂的解說文案。小桌板印制著曾侯乙編鐘、長信宮燈等文物的矢量圖,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數字孿生展廳,360度觀賞文物細節(jié)。三款特制頭枕巾分別印制明代鳳冠、宋代東坡巾和唐代團花錦袍圖案,乘客可手持頭枕巾模擬“穿戴”文物自拍,生成專屬文化紀念照。
技術賦能讓文化傳播突破物理邊界。機載娛樂系統(tǒng)全天候播放國博專題導覽片,專屬刊物《百件古代文物》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解析文物背后的歷史密碼。最引人注目的是AI互動系統(tǒng)的引入,乘客通過豆包APP掃描任意文物圖案,國博數字人“艾雯雯”將即時提供專業(yè)講解,實現“云端觀展、即時解惑”的創(chuàng)新體驗。這種“無接觸、個性化”的文化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博物館參觀的時空限制問題。
首航航班MU5196將執(zhí)行北京大興-上海浦東-法蘭克福航線,機場將以民航最高禮遇“水門儀式”迎接這架文化專機。飛行過程中,乘客可參與文物知識競答、AR文創(chuàng)展示等互動環(huán)節(jié),優(yōu)勝者將獲得定制版“青銅紋樣行李牌”“玉鳳書簽”等文創(chuàng)禮品。據運營方透露,該機隊未來將覆蓋國內主要文化城市航線,并逐步拓展至歐美、澳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讓青銅器的饕餮紋、玉器的云雷紋隨著航班軌跡遍布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