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凌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再次傳來捷報。當日3時28分,搭載風云三號H星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這顆被譽為“風云三號08星”的極軌氣象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作為風云系列“下午星”家族的最新成員,該衛星將接替已服役近8年的風云三號D星,承擔起全球氣象觀測的重任。
風云三號H星搭載了9臺國際先進水平的有效載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全球首創的百公里幅寬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能力。這顆衛星投運后,將形成覆蓋云輻射、海表、陸表、大氣參數、大氣成分及空間天氣等6大類70個產品的數據體系,顯著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監測、生態環境評估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綜合實力。
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介紹,風云三號H星將與在軌的“上午星”風云三號F星、“黎明星”風云三號E星以及“降水星”風云三號G星構成協同觀測網絡。這種多星組網模式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運行晨昏、上午、下午、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為全球133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持續的氣象數據服務。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射22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其中9顆仍在軌穩定運行。這些衛星構建起覆蓋全球的氣象監測體系,不僅服務于國內防災減災,更通過國際合作機制向全球共享氣象資源,展現了我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的責任擔當。
同日20時4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再傳喜訊。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1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我國低軌互聯網星座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此次發射任務圓滿完成,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航天運輸領域的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