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市場近期迎來新動態。11月12日,富國基金旗下兩只FOF產品正式成立,其中富國智悅穩健90天持有FOF以17.93億元的募集規模引發市場關注,該產品獲5835戶投資者認購,權益資產配置比例設定在5%至30%區間,由多元資產投資部總監張子炎親自管理。另一只同時成立的富國恒益3個月持有ETF-FOF也完成4.14億元募集,同樣由張子炎擔綱基金經理。
據Wind數據統計,這兩只產品的加入使年內新成立FOF數量突破60只,較2024年全年的35只增長顯著,合計募集規模超過560億元,較上年106.19億元的規模激增逾400%。值得注意的是,年內已有17只FOF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形成"小爆款"現象。10月期間,廣發悅康三個月持有FOF以15.67億元完成募集,平安盈享多元配置6個月持有FOF等三只產品募集規模均超20億元,華泰柏瑞盈泰穩健3個月持有FOF更以55.77億元創下單只產品募集新高。
這種熱潮并非僅限于第四季度。數據顯示,摩根盈元穩健三個月持有FOF(8月成立)和招商穩健策略優選3個月持有FOF(4月成立)規模均突破20億元,南方穩見3個月持有FOF(4月成立)規模達35億元。上半年成立的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FOF和東方紅盈豐穩健配置6個月持有FOF規模分別超過60億元,有效認購戶數均超2萬戶。
從產品發展歷程看,公募FOF自2017年面世后持續擴容,2018年養老FOF的引入和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截至三季度末,FOF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產品數量超過500只。投資范圍也從最初的主動型基金,逐步拓展至被動指數基金、REITs等多元品類。數據顯示,三季度末共有98只FOF重倉華安黃金ETF,持倉市值達17.35億元,較二季度增倉逾7000萬份。
在持倉結構方面,指數債券基金成為FOF重點配置對象。天相投顧統計顯示,三季度FOF持有的基金類型中,有6種類型規模占比上升,其中指數債券基金占比從11.14%提升至14.94%,持有規模達156.72億元。重倉次數前十的指數基金均為債券ETF,重倉規模前十的指數基金中有7只為債券ETF。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安徽交控REIT和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首次進入FOF重倉名單,持倉市值近140億元。
盡管市場呈現擴張態勢,但FOF行業仍面臨規模瓶頸。當前2000多億元規模分布于82家管理人,中歐基金以182.58億元規模領跑,興證全球基金、富國基金緊隨其后。從產品數量看,華夏基金以31只產品居首,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分列二三位。然而與超30萬億元的底層公募基金相比,FOF單只產品規模普遍偏小,500多只產品中有318只規模不足2億元,占比超過60%,2017年以來已有72只產品清盤,其中31只發生在2025年。
行業專家指出,部分FOF業績表現平平、權益市場波動導致的穩健特性與高回報期待不匹配,是制約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投資者對產品復雜結構的認知不足,疊加"雙重收費"機制帶來的成本顧慮,進一步降低了吸引力。在投資能力方面,業內人士認為FOF在大類資產配置層面需優化風險暴露管理,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投研體系質量。特別是在多資產配置策略下,投研團隊需要具備跨市場投資能力,準確評估不同資產間的相關性和風險傳導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