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天領域迎來重大突破,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可回收運載火箭即將開啟首飛征程。這款火箭若能成功發射并完成回收,將成為我國首款投入運營的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朱雀三號自2023年8月正式立項以來,便承載著航天人的厚望。作為一款面向大型星座組網任務設計的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它具備大運力、低成本、可重復使用等顯著優勢。其設計指標頗為亮眼:一二級箭體直徑達4.5米,整流罩直徑5.2米,全箭長度66.1米,起飛質量約570噸,起飛推力超過750噸。
在材料選擇上,朱雀三號采用了不銹鋼作為箭體主結構材料,這一設計頗具巧思。其一級子級配備了九臺天鵲-12A液氧甲烷發動機,同時安裝了子級回收所需的RCS系統、柵格舵以及著陸支腿。這些配置使得火箭在完成軌道發射任務后,能夠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場實現軟著陸,進而實現重復使用,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目前,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的關鍵準備階段。此前,首飛箭已順利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為正式入軌發射以及一級回收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朱雀三號(ZQ-3)遙一運載火箭還順利完成了首飛任務的第一階段工作,為后續的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雀三號的研發進展不僅引起了國內航天界的關注,也吸引了國外媒體和眾多航天愛好者的目光。就連知名航天企業家馬斯克也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相關帖子的評論區留言稱:“他們在獵鷹9號架構中加入了星際飛船的一些特性,例如使用不銹鋼和甲烷氧化物,這將使其能夠擊敗獵鷹9號。”這一評價從側面反映出朱雀三號在國際航天領域所引發的關注和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