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聚焦科學人才與中國科學發展的主題論壇近日在北京順利舉行,此次活動是為了紀念科學傳播平臺“知識分子”創立十周年而特別策劃的,主題為“科學人才與中國科學的崛起”。
在論壇上,“知識分子”的創始總編輯、著名生物學家饒毅向年輕科研人員提出建議,不必將追求“杰青”稱號或院士頭銜作為唯一目標。他強調,真正重要的是個人的真才實學,而不是這些外在的榮譽標簽。他指出,一個單位愿意接納你,必然是看中了你的實際能力,而非僅僅因為你的頭銜。
饒毅還回顧了40年前許多人面臨的選擇:是留在體制內工作,還是投身商海“下海”。他表示,當時許多人選擇“下海”并取得了成功,而今天,選擇不參與評獎、不追求頭銜,同樣可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饒毅在論壇上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目前的科研經費總量已經相當充足,不應再過分強調增加經費投入,而應更加注重經費的使用效率。他呼吁避免將資金用于那些無病呻吟或缺乏實際意義的研究項目上。
據了解,“知識分子”是由非營利科學公益機構智識學研社(北京市海淀區智識前沿科技促進中心)打造的科學傳播平臺。本次論壇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以及北京市海淀區人才工作局聯合主辦,同時也是2025“智匯海淀”人才主題周的一項重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