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GB 17761-2024)的正式實施,為電動自行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明確的政策動能。根據規定,今年11月30日后所有舊版國標(GB 17761-2018)電動車將全部禁止售賣,這不僅是產品規格的一次調整,更是對行業發展理念、技術路徑與價值追求的深刻重塑。
在這場從“數量擴張”到“質量取勝”的轉型中,“有車可賣”已不再是企業的終極目標,“有好車可賣”才彰顯企業的真正實力。行業的競爭焦點,正從激烈的價格戰轉向以耐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為核心的品質競爭。深耕行業二十八載的綠源電動車,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深厚的技術積淀,率先構建起一套完整的“耐用”體系,不僅順利通過了新國標的考驗,更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生產制造:體系化、智能化鑄就耐用基石
產品的耐用性,源自對每一個細節的極致追求。綠源電動車深知此道,將“耐用”理念貫穿于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
企業堅持與業內頂尖供應商合作,精選高強度、耐腐蝕的優質鋼材作為車架材料,確保車輛在長期使用中結構穩固,不變形、不斷裂。對于塑料部件,綠源采用抗老化、阻燃的工程塑料,有效延緩材質老化,保持車身外觀長久如新,抵御日常使用中的磨損與侵蝕。
在生產線上,綠源大力引進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以焊接工序為例,廣泛應用的機器人自動焊接系統,以其穩定性和精確度遠超人工操作,確保了焊接的熔深、強度和一致性,從而極大降低了虛焊、漏焊等質量隱患,構筑起車架高精度、高強度的牢固基礎。

每一輛下線的電動車都要經過嚴格的多道質量檢測,包括路試、防水測試、電氣性能測試等,確保每一輛車都達到高品質、耐用的標準。
技術創新:核心科技,引領耐用潮流
如果說堅實的制造是“耐用”的基石,那么持續的技術創新則是其不斷前行的動力。綠源的“耐用”體系,建立在一系列自主攻關、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之上。

電機作為電動車的“心臟”,其性能和壽命直接關系到整車的耐用性。綠源獨創的液冷電機技術,將高效絕緣冷卻液注入電機核心,結合IPX8最高等級密封標準,形成了高效的內部散熱系統。可使電機工作溫升大幅降低超過38%,有效解決了高溫導致的電機效率衰減、退磁、銹蝕等問題。基于對這一技術的自信,綠源在行業內率先推出“電機10年超長質保”,推動了電動車從“短期消耗品”向“長期耐用資產”的轉變。
針對傳統鉛酸電池在極端溫度下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的問題,綠源自主研發了數字化電池養護系統。該系統能智能感知環境溫度,冬季自動激活充電加熱功能,保障電池續航;夏季實時監控并調節充電電壓與電流,防止過充和電池鼓包。這一技術使得綠源能夠為鉛酸電池提供長達3年的質保,極大提升了用戶的用電安全和便捷性。
在安全性能方面,綠源同樣不遺余力。其采用的高強度車架與耐磨陶瓷剎車組合,特別是陶瓷剎車片,磨損率極低,使用壽命可達普通鼓剎的五倍以上,為騎行者提供了持久穩定的制動保障。
新國標產品:高質量時代的答卷
綠源電動車作為行業首批獲得新國標(GB 17761-2024)產品認證的企業,在新國標執行前夕就率先推出了卡樂、NEO、X三大系列的國標新品,開啟了引領國標新時代的征程。未來,綠源還將推出超過40款新國標車型,覆蓋多個系列,精準匹配校園通勤、社交展示、品質出行、家庭實用等主流用戶場景,并廣泛應用新材料與新工藝。

“一部車,騎10年”。這句樸素而有力的承諾,不僅是綠源“耐用”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其對新國標精神——通過高標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刻理解和踐行。新國標不是創新的枷鎖,而是產業升級的催化劑。綠源憑借其在“耐用”領域的深厚積累、嚴苛標準和清晰戰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動。
中國電動兩輪車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以綠源為代表的企業,正以新國標為契機,將競爭維度從單一的性能參數、價格比拼,全面提升至包含耐用性、安全性、智能化在內的綜合品質競賽。它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只有將產品做得足夠扎實、足夠耐用,才能真正經得起市場和時間的雙重考驗,讓“中國制造”的電動車成為高品質、可信賴的全球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