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聯網界的年度盛事——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于近日盛大啟幕。本屆峰會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學術界和技術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前沿突破、數據治理體系構建以及數字普惠生態完善等關鍵議題,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和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自創辦以來,烏鎮峰會始終扮演著“思想策源地”與“實踐風向標”的角色。此次峰會正值全球數字技術加速迭代的關鍵時期,緊扣“開放合作”與“安全普惠”兩大核心,回應了各國打破數字壁壘、深化技術協同的迫切需求,同時也直面數字鴻溝、數據安全和算法倫理等共性挑戰。峰會期間,多場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和技術對接會相繼展開,議題涵蓋具身智能產業應用、大模型治理規則、跨境數據流動標準、數字鄉村建設以及AI賦能傳統產業轉型等多個細分領域。來自中國、美國、歐盟、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圍繞這些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凝聚全球共識,推動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數字治理框架。
與峰會同期舉辦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成為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博覽會規模再創新高,吸引了全球數百家頂尖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參展,集中展示了千余項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勾勒出數智時代的未來圖景。其中,二十余款具身智能機器人成為現場焦點。這些機器人融合了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民生服務和醫療健康等領域。有的機器人能精準完成復雜工業裝配任務,有的可提供人性化居家陪護服務,還有的則在應急救援場景中展現出高效響應能力,直觀呈現了“機器換人”與“人機協同”的發展趨勢。
三十余款智能體產品同樣引人注目。這些具備自主學習和跨場景適配能力的智能系統,已在智慧城市管理、智能交通調度和企業數字化運營等領域落地應用,為社會治理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新范式。而四十余款各具特色的大模型產品,則覆蓋了通用人工智能、行業垂直應用和多模態交互等多個方向。從千億參數的通用大模型到聚焦醫療、金融、教育等領域的專用模型,展現了大模型技術從“通用賦能”到“精準賦能”的深化演進。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博覽會不僅聚焦前沿技術的展示,更注重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現場設置了技術成果轉化對接區和創新企業孵化展示區,為初創企業、科研團隊與行業龍頭企業搭建了合作橋梁,助力創新技術快速走向市場。同時,博覽會還面向公眾開放了互動體驗區,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智能機器人、沉浸式體驗VR/AR應用,親身感受大模型帶來的智能服務,讓前沿科技不再遙遠,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的全民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