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今日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作為本次展會的重要展示區域,場景體驗館內人形機器人的創新成果吸引了眾多目光,這些具備高度擬人化能力的機器人不僅展現了技術突破,更重新定義了人機交互的可能性。
在“賽BOT SHOW場”區域,一場別開生面的機器人表演正在上演。場外,由和璇機器人組成的樂隊以鋼琴與架子鼓的合奏點燃現場氛圍;場內,宇樹科技最新升級的G1格斗款人形機器人則通過連貫的武術動作引發觀眾驚嘆——從快速出拳到凌厲踢腿,甚至在模擬摔倒后迅速調整姿態重新站立,整套動作行云流水,展現出機械結構與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據技術人員介紹,該款機器人通過強化學習算法優化了動作協調性,其關節響應速度已接近人類專業運動員水平。
交互體驗區的突破同樣引人注目。仿生人形機器人夏瀾S02憑借精密的面部驅動系統,成為情感表達領域的焦點。這款機器人面部配置了超過26個微型伺服電機,可精準控制肌肉運動軌跡,從而復現人類的7大類共22種基礎表情。從嘴角上揚的微笑到眉頭緊鎖的憂慮,甚至細微的眨眼頻率變化,均能通過算法動態調整,實現與人類表情的高度同步。研發團隊透露,未來計劃將其應用于心理健康陪伴場景,通過表情識別與反饋機制構建情感共鳴橋梁。
另一款名為“哪吒”的多情感動態交互機器人則將文化IP與人工智能技術巧妙結合。該機器人以經典動畫角色為原型,通過構建人格-情感映射模型,不僅復現了哪吒的標志性表情與動作,更賦予其符合角色設定的性格特征。例如,在模擬“鬧海”場景時,機器人會通過加快語速、增大肢體擺動幅度展現憤怒情緒;而在互動環節中,又能通過降低音量、放緩動作節奏傳遞溫柔一面。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團隊正在開發可穿戴式頭部裝置,未來將與移動底盤結合,打造具備完整情感交互能力的實體機器人。
從格斗競技到情感陪伴,從機械運動到表情擬真,本屆博覽會集中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多維度技術突破。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標志著機器人技術從功能實現向情感交互的跨越,更預示著人機共生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