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集群智能技術發展的全國性賽事在上海圓滿落幕。這場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主辦、卓翼智能冠名并提供全程技術支持的“卓翼杯”2025第二屆全國集群智能技術挑戰賽,吸引了來自全國頂尖高校、國防科研院所及高新技術企業的99支隊伍參與,參賽人數近600人,成為推動該領域技術突破與產業應用的重要平臺。
賽事緊扣真實應用場景,創新性地設置了空中、空間、地面、水面、水下及跨域六大核心賽道,全面覆蓋復雜環境感知、自主決策規劃、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領域。參賽隊伍需在多輪比拼中展現創新能力與實踐水平,最終49支隊伍脫穎而出晉級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共評選出一等獎1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4項,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在技術支撐與產業賦能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杰出貢獻獎”。
作為賽事技術核心支持方,卓翼智能旗下教育科研品牌飛思實驗室構建了全鏈路技術生態體系。其自主研發的RflySim Cloud2.0智能云仿真平臺為參賽團隊提供高精度無人裝備模型與復雜場景模擬,支持大規模任務規劃與實時仿真驗證。該平臺通過“算法開發-仿真訓練-實飛驗證”一體化閉環設計,顯著提升算法迭代效率,為集群智能技術的快速落地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
針對當前集群智能研發面臨的標準化缺失、技術整合復雜等痛點,卓翼智能副總經理劉凌宇在賽事期間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其團隊打造的“集群智能開發平臺”與“天樞OS系統”形成雙核驅動:前者通過仿真與數據工具鏈攻克行業驗證難題,后者作為統一操作系統提供標準化軟硬件接口與模塊化架構。這一組合為無人機、無人車等異構平臺提供感知、決策、控制與協同的一體化支撐,助力合作伙伴高效開發跨場景應用。
賽事同期舉辦的2025第九屆全國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大會,成為技術交流與成果展示的另一重鎮。與會專家系統梳理了從基礎理論到重大工程應用的全鏈條創新路徑,覆蓋空、天、海等多域無人系統。卓翼智能通過展示其技術矩陣與生態布局,彰顯了在推動無人系統規模化、自主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在低空經濟領域,其解決方案正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值得關注的是,飛思實驗室在連續兩屆賽事中均擔任技術支柱角色。從2023年首屆全國挑戰賽提供獨家智能云仿真支持,到本屆賽事升級為全鏈路技術賦能,其研發體系已形成從關鍵技術研發到系統部署的完整閉環。這種持續深化的技術投入,不僅加速了集群智能技術的實用化進程,更為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