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鱘龍科技”)近日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招股書,試圖叩開資本市場大門,沖擊“魚子醬第一股”。此前,這家深耕魚子醬領域二十余年的企業,曾三次嘗試登陸A股市場,但均以失敗告終。
作為全球魚子醬行業的領軍企業,鱘龍科技自2015年起已連續十年穩居全球銷量榜首。2022年至2024年,其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在30%以上,2024年更攀升至35.4%,是行業第二名的五倍。公司主要產品為高端魚子醬,原料取自養殖的成熟鱘魚,產品遠銷46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歐洲、美洲及亞太市場。
財務數據顯示,鱘龍科技盈利能力突出。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從4.91億元增至6.69億元,凈利潤從2.34億元增至3.24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凈利潤1.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43%和40.80%,凈利率高達58.3%,毛利率達71.3%。
魚子醬的生產對技術和周期要求極高。鱘魚從魚苗到成熟雌魚需要7至15年,且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為保障原料供應,鱘龍科技自2003年創立之初便開始構建鱘魚養殖梯隊,目前已形成1至15齡的完整魚齡結構,涵蓋雜交鱘、俄羅斯鱘、達氏鰉等多個主流品種,儲備鱘魚量達1.4萬噸,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豐富的鱘魚資源庫。
公司現有8個養殖基地和2座加工基地,魚子醬產量逐年攀升。2006年首次實現500公斤產量,2008年增至3.2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魚子醬銷量分別為195.9噸、219.9噸、258.3噸和141.1噸,收入占比超過90%。產品價格因鱘魚種類和魚齡差異較大,最高可達18萬元/千克,最低為1萬元/千克左右。
盡管定位高端,但鱘龍科技正通過價格下探拓展市場。公司自有品牌“卡露伽”在國內通過電商平臺和線下渠道銷售,雙11期間單克價格已降至8元左右。目前,其產品已進入2000多家國內餐廳及酒店,并直接觸達C端消費者。
回顧資本化歷程,鱘龍科技屢遭挫折。2011年首次沖刺創業板因關聯交易問題失敗;2014年二次申請因海外銷售和存貨問題被否;2022年轉戰深交所主板未獲受理;2024年3月掛牌新三板后,僅5個月便摘牌。農業養殖行業的審計難度和財務造假風險,成為其A股之路的主要障礙。
此次轉戰港股,鱘龍科技瞄準全球魚子醬市場的增長潛力。據灼識咨詢數據,2019年至2024年,全球魚子醬銷量復合年增長率為12.6%,2024年達729.2噸,但仍未恢復至歷史峰值水平。公司計劃將募資用于養殖產能擴張、技術升級、品牌營銷及戰略性收購,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具體而言,鱘龍科技已在湖北保康啟動水產養殖項目,預計2027年第三季度完工后設計產能達2500噸,投資總額1.8億元;四川滎經的加工基地正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第四季度投產,年產能220噸,投資2億元。兩項項目資金均由募資凈額及公司自有資金支付。
股權結構顯示,創始人王斌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約34.64%,其中直接持股6.36%,通過受控制企業間接持股28.28%。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這位深耕行業二十余年的企業家,有望迎來個人財富的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