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一研究組(ITU-T SG21)全體會議上,兩項關于數字人的國際標準取得重要進展。其中,ITU-T F.748.63「基礎模型增強的數字人系統框架及通用技術要求」與ITU-T F.748.64「數字人服務平臺要求」順利完成結項流程,預計將于2026年正式對外發布。這兩項標準的制定,標志著全球數字人技術發展邁入規范化新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技企業科大訊飛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此次標準制定中擔任聯合編輯角色。這一安排不僅體現了國際組織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更彰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人工智能與數字人領域的積極參與和重要貢獻。作為標準制定的核心參與者,科大訊飛在技術框架設計、核心功能定義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為全球數字人技術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支撐科大訊飛主導國際標準制定的,是其長期積累的全棧式AI技術能力。在交互處理、多模態感知等關鍵技術領域,科大訊飛的技術路徑與國際標準要求高度契合。其自主研發的星火大模型為數字人提供了強大的認知理解能力,而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深厚積累,則為實現自然流暢的人機交互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技術優勢,使其在國際標準討論中能夠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力需要通過實際產品驗證。科大訊飛的AI虛擬人交互平臺此前通過了中國信通院組織的大模型數字人基礎能力分級測試,并獲得最高等級L5認證。這一認證結果證明了其技術方案的成熟度和行業領先性,也為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依據。平臺在語音交互、內容生成等方面的優異表現,使其成為數字人技術落地的標桿案例。
在產品應用層面,科大訊飛構建了完整的數字人解決方案體系。其AI虛擬人交互平臺不僅提供虛擬IP資產創建、AIGC內容生產等核心功能,還支持低代碼開發、多模板選擇等靈活配置方式。平臺具備多語種交互能力,可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這種軟硬一體、云端協同的解決方案,為數字人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移動數字人產品則展現了更具創新性的交互方式。以透明屏為載體的移動數字人,集成了360°聲源定位、避障導航等先進技術,支持多人交互、手勢識別等創新功能。在文旅、展廳等場景中,這種可自主移動的智能講解員能夠為參觀者帶來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展現了數字人技術在空間交互領域的突破。
目前,科大訊飛的數字人解決方案已在多個行業實現廣泛應用。在媒體領域,虛擬主播提升了內容生產效率;在教育場景,智能助教改善了學習體驗;在金融行業,虛擬客服優化了服務流程。這些跨行業的成功實踐,不僅驗證了技術方案的普適性,也為數字人技術的場景拓展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科大訊飛正在推動數字人技術向更多領域滲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