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曾經被質疑“油改電”策略的合資品牌,正以全新姿態發起反擊。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李雙雙在首款純電平臺SUV——EO羿歐發布會上明確表示,2025年將成為合資品牌新能源轉型的關鍵節點,布局電動化已成為行業共識。
今年以來,廣汽豐田鉑智3X、日產N7和北京現代EO羿歐三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純電車型相繼上市。這些車型均以10萬元出頭的親民價格切入主流市場,試圖通過“電比油低”的策略打破現有市場格局。其中,豐田鉑智3X上市1小時訂單量突破萬輛,日產N7在8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
價格策略的背后,是合資品牌對市場規律的深刻認知。在競爭白熱化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車定價已無試錯空間,多數品牌選擇“一口價”策略,通過限時優惠直接觸達消費者。這種快消品化的銷售節奏,迫使合資品牌采用“降級打市場”的策略——以B級車的配置和A級車的價格參與競爭。例如,日產N7和豐田鉑智3X均以中大型車的尺寸和配置,卻制定出緊湊型車的價格。
10萬-15萬元價格區間是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黃金賽道,占據整體銷量30%以上。然而,這個區間的新能源車型突圍難度極大:燃油車選擇豐富,新能源車型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六邊形戰士”的需求強烈。目前,該區間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主要是比亞迪、廣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尚未實現真正突破。
市場格局的變化迫使合資品牌重新審視戰略。過去,10萬-15萬元的純電市場因盈利能力薄弱而被忽視,但如今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被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蠶食,迫使合資品牌必須主動出擊。李雙雙坦言:“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必須找到正確的發展路徑。”對于合資品牌而言,選擇深耕中國市場就意味著必須在新能源領域展開激烈競爭,而10萬-15萬元的走量市場是分攤研發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關鍵。
智能化曾經是合資品牌的致命短板,但在2025年上市的新車型中,這一缺口正在被快速填補。日產N7搭載與Momenta合作定制的端到端飛輪大模型駕駛輔助系統,豐田鉑智3X率先在同級車型中配備激光雷達,北京現代EO羿歐則通過中國本土供應商方案實現智能化升級。這些車型從平臺到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均基于中國本土技術,價格和體驗已與自主品牌不相上下。
在智能座艙領域,合資品牌同樣實現質的飛躍。EO羿歐搭載高通驍龍8295芯片,支持CarLink/CarPlay;日產N7配備驍龍8295P芯片與NISSAN OS系統,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鉑智3X通過OTA升級新增華為HiCar互聯功能。這些升級使合資品牌車機系統擺脫了過去的卡頓、功能脫節等問題,在交互體驗上更貼近中國用戶習慣。
本土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是合資品牌轉型的重要支撐。日產N7零部件國產化率接近100%,生產設備國產化率達87%;現代EO羿歐國產化率82%;豐田鉑智3X整車國產化率達99%,本土供應商占比65%。電池方面,日產N7采用寧德時代產品,鉑智系列使用比亞迪與欣旺達電芯,現代EO羿歐配備弗迪刀片電池。這種深度本土化不僅降低成本,更使產品能快速響應技術迭代。
研發模式的變革同樣關鍵。過去“外方定技術、中方搞生產”的模式已被徹底打破。日產N7由中方團隊主導開發,從產品定位到功能設計均由中國團隊決定;鉑智3X采用“中國團隊主導研發+中日聯合辦公”模式;現代EO羿歐的產品定義、設計和驗證過程均由中國團隊完成。這種變革使合資品牌能更精準地把握中國市場需求,甚至將“中國定制”模式推向全球市場——EO羿歐計劃出口澳大利亞,N7已在東京車展亮相,鉑智3X登陸香港市場。
人事調整為轉型提供了組織保障。豐田中國迎來首位華人總經理李暉,日產中國新任掌門馬智欣擁有28年日產系工作經驗,北京現代完成本土高管團隊換防。這些調整加速了合資品牌的本土化進程,使其研發、供應鏈和功能定義實現全鏈條重構。
盡管合資品牌展現出強勁的轉型勢頭,但現實挑戰依然嚴峻。數據顯示,2025年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78.1%,而主流合資品牌僅為7.4%;在月度零售份額中,自主品牌占70.1%,合資品牌僅3.2%。即使日產N7實現“18天大定破萬”,與比亞迪單車型月銷數萬的規模仍有差距。
消費者認知的轉變需要時間。部分消費者仍對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存在智能化表現不佳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自主品牌正通過推出更具性價比的車型和持續加碼激光雷達、城市NOA等領域技術,不斷提升競爭力。當合資品牌補齊智能化短板時,自主品牌已向“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融合體驗邁進,競爭維度持續升級。
2025年的合資新能源市場,產品突破、體系支撐和市場響應形成合力,但距離真正“破局”仍有距離。這不是一場“合資反攻自主品牌”的零和博弈,而是中國新能源市場走向成熟的標志。合資品牌能否重現燃油車時代的輝煌,最終將由用戶、市場和時間共同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