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達450億元的游戲行業龍頭三七互娛,近期因合規問題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10月31日晚間,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其與多名現任及前任高管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擬被處以合計3255萬元的罰款。這起調查始于2023年6月,歷時兩年多,最終確認了多項違法事實。
關聯交易披露缺失問題同樣嚴重。2018年,公司擬以14億元收購江蘇極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股權,但未披露交易方胡宇航的關聯身份。胡宇航自2011年起即為李、曾二人的核心合作方,2017年其負責的江蘇極光凈利潤占公司總量的34%。更引人關注的是,2014年公司曾以750萬元出售該部分股權,三年半后估值暴增199倍。類似情況在2020年再次出現,公司擬28.8億元間接收購廣州三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股權時,未披露交易方徐志高的關聯身份,而后者負責的業務當年貢獻了公司41%的凈利潤。
2018年至2021年間,公司與海南力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關聯方發生交易累計11.76億元,均未在年報中披露。針對上述違規行為,證監會擬對公司責令改正、警告并處900萬元罰款,對李衛偉、曾開天等11名責任人處以合計2355萬元罰款。
在合規問題暴露的同時,三七互娛的經營策略正經歷深刻轉型。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39.75億元,同比下降3.23%,但歸母凈利潤達9.44億元,同比激增49.24%。這種"增收不增利"現象的逆轉,主要得益于銷售費用的顯著壓縮——銷售費用率從2024年同期的55%降至40%。
支撐成本控制的正是AI技術的深度應用。公司自主研發的游戲垂類大模型"小七"已覆蓋美術設計、廣告投放、運營優化等環節。在營銷領域,AI系統可智能預測廣告效果并自動生成投放素材,替代了傳統依賴人工試錯的買量模式。這種技術驅動的轉型,使公司從"買量狂魔"的形象轉向"技術流"新定位。
產品策略方面,公司采取"穩舊拓新"的雙軌制。長線運營的《斗羅大陸:魂師對決》等老游戲通過周年活動持續貢獻穩定收入;新品開發則轉向"小步快跑"模式,2025年上線的《時光大爆炸》《英雄沒有閃》等微信小游戲憑借低成本、快迭代特點進入暢銷榜,成為傳統MMORPG和SLG品類外的新增長點。
但轉型之路并非坦途。三季報營收下滑被歸因于核心新品上線延遲,暴露出公司對新品節奏的依賴。目前儲備的《代號正奇SLG》《吞噬星空:黎明》等20余款產品,其市場表現仍存不確定性。在分紅策略上,公司2025年已累計派現13.86億元,占凈利潤比例近59%,這種從年度轉向季度的分紅方式,雖能穩定投資者信心,但也對現金流持續性提出更高要求。
3255萬元的罰單,為三七互娛過去六年的不規范運作畫下句點。隨著監管壓力釋放,公司需在完善治理結構的同時,證明其AI驅動戰略能否真正構建技術壁壘。在游戲版號發放趨于穩定的背景下,這場從營銷驅動向技術驅動的轉型,將成為決定其市場地位的關鍵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