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車企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關鍵議題。10月28日,smart品牌以一場戰略發布給出了答案——推出“雙技術時代”首款車型smart #5 EHD超級電混,標志著其從“都市精品”向“全場景豪華”的跨越式轉型。

這款被定義為“新奢電混大五座SUV”的新車,以16.99萬-21.99萬元的限時到手價直擊市場痛點。在20萬元級插混市場長期存在“豪華配置與親民價格難以兼顧”的矛盾下,smart通過技術整合與成本優化,實現了對價值體系的重構。新車不僅搭載吉利雷神電混2.0技術,更延續了梅賽德斯-奔馳的設計基因,形成“技術+豪華”的雙重背書。
技術層面,雷神電混2.0系統以47.26%的發動機熱效率、4.4L/100km虧電油耗和三擋DHT無感變速技術,重新定義了插混車型的性能標準。該系統通過智能電驅控制,在低速時提供純電般的靜謐體驗,高速巡航時則兼顧燃油車的持久動力,同時NVH性能達到豪華SUV水準。1615公里的CLTC綜合續航能力,更直接回應了用戶對長途出行的核心需求。
設計語言上,smart #5 EHD超級電混打破了品牌固有的“小而美”標簽。其“時空膠囊”造型在延續品牌辨識度的同時,通過10萬名用戶投票選出的車身配色和超10萬條反饋優化的智能交互系統,強化了用戶參與感。車內AMD 5屏智能座艙將信息顯示與情感交互融為一體,城市自動跟車、智能泊車等L2級駕駛輔助功能,則以“人本邏輯”提升了實用價值。

這場轉型背后,是smart對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在新能源競爭進入“綜合實力”比拼階段,品牌不再滿足于單一維度的突破。smart #5 EHD超級電混的推出,既是產品線的擴展,更是品牌價值的升級——從“審美驅動”轉向“技術驅動”,從“都市通勤”延伸至“全場景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車的市場定位精準瞄準了主流消費群體。其大五座布局和4.7米級車長,既保留了smart的靈動基因,又滿足了家庭用戶對空間的需求。而20萬元級的價格區間,則直接對標了傳統合資燃油SUV,卻提供了30萬元級新能源車型的配置體驗,形成了“降維打擊”的競爭優勢。
在技術整合方面,smart展現了跨品牌協同的實力。雷神電混系統的工程優化與奔馳設計團隊的質感把控,共同塑造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例如,車輛在怠速時的靜謐性、加速時的平順性,以及風噪控制等細節,均達到了豪華品牌的標準,而智能座艙的交互邏輯則更貼近中國用戶的習慣。
從品牌發展軌跡看,smart的進化路徑清晰可見。從首款純電車型#1打開年輕市場,到#5 EHD超級電混覆蓋家庭場景,其產品矩陣的擴展始終圍繞用戶需求迭代。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反映了品牌對“豪華”定義的重新理解——不再局限于材質或設計,而是通過技術實力讓豪華體驗可感知、可信賴。
在新能源產業分化周期中,smart的轉型具有示范意義。當行業陷入“卷價格”或“堆配置”的怪圈時,其選擇以技術整合突破邊界,以用戶體驗定義價值。這種策略既保留了品牌的獨特性,又順應了市場主流需求,為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的轉型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