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臨近,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和電商平臺做好相關準備,確保購物安全與權益保障。
針對促銷活動中的潛在問題,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要全面了解促銷規則,警惕商家設置的營銷陷阱。例如,需防范先漲價后降價的虛假折扣行為,以及定金不退、默認勾選等不透明操作。建議消費者在支付定金或尾款前仔細確認條款,避免因疏忽造成損失。
為防止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消費者應通過多種方式核實商品信息。除了對比價格和查看店鋪評價外,還可通過查詢防偽標識或聯系品牌官方客服確認商品真偽,切勿因低價誘惑而忽視質量風險。
在收貨環節,消費者需當場檢查商品是否完好,核對數量、規格與訂單是否一致。若發現商品損壞或與描述不符,可當場拒收并聯系商家處理。同時,建議及時處理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避免隱私泄露。
對于電商平臺,監管部門要求其嚴格履行信息公示義務,加強禁售商品管理,妥善保存交易記錄,并杜絕虛假宣傳、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