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育種領域,我國科研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種加速器創新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全鏈條機器人育種家“小海”及“海霸設施”小麥快速育種商業化服務平臺正式亮相,標志著我國智能育種裝備與工程化應用邁入新階段。
針對傳統育種效率低、周期長的痛點,合肥物質院智能所智能育種團隊于2022年提出“生物育種工程化”理念,并推進“合肥智能育種加速器”(海霸設施)大科學裝置建設。該裝置通過技術裝備驅動,實現育種全鏈條的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為育種行業注入新動能。
作為“海霸設施”的關鍵技術試驗示范,“小海”機器人育種家覆蓋育種全鏈條,涵蓋種質創制、種質鑒定、種質穩定三大核心環節。其核心優勢在于三大加速能力:在種質創新方面,通過載能離子誘變育種技術與AI賦能,開辟非基因編輯的高效基因資源發掘路徑,基因挖掘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種質鑒定方面,構建逆境篩選平臺,模擬極端天氣(如倒春寒)、極端土壤(如鹽堿)、生物逆境(如病蟲害)等條件,結合精準智能控制與高效表型鑒定體系,實現抗逆種質的定向篩選;在種質穩定方面,建立多作物多品種的一年多代快速育種體系,大幅縮短育種周期。
與“小海”同步啟動的“海霸設施”小麥快速育種商業化服務平臺,通過智能環境控制技術,實現春小麥年繁6-7代、冬小麥4-5代,將傳統8-10年的育種周期壓縮至2-3年。該平臺基于中國小麥微核心種質,研發了春化模型、加代環境智能控制模型、花期調控模型等智能加代技術,并配套開發適用于不同場景的加代艙裝備。
目前,平臺已具備規模化服務能力。合肥本部與煙臺分中心年服務能力達20萬株,待在建中試基地投用后,年服務能力將突破300萬株。這一成果將直接賦能種業企業與科研機構,推動我國育種行業向高效、精準方向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