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兩位好友選車的經歷,堪稱一場現實版的“油電之爭”。一位是本田雅閣混動的堅定支持者,另一位則對比亞迪海豹情有獨鐘,兩人各執一詞,爭論得面紅耳赤。作為旁觀者,我索性拉著他們實際體驗了兩天,結果發現,這兩款車的差異遠比想象中大。

先看本田雅閣混動,朋友老周選的是豪華版,售價二十萬出頭。他跑業務多,對油耗特別敏感。上周我們開車從市區到郊區辦事,來回近兩百公里,儀表盤顯示油耗始終沒超過五個油。這數據讓我有點意外,畢竟以前總覺得日系車省油是宣傳噱頭,這次算是親眼見證了。不過開起來的感覺,用“佛系”形容再貼切不過。加速時發動機介入的聲音比較明顯,尤其是急踩油門時,推背感幾乎可以忽略,倒是CVT變速箱的平順性還不錯,沒有明顯的頓挫感。
再看比亞迪海豹,朋友張磊選的是續航六百多公里的版本。這車開起來完全是另一種體驗,安靜得像在開電動車,踩油門幾乎沒聲音,推背感卻很強,比雅閣那種“慢悠悠”的感覺爽多了。但問題也來了,上周降溫那兩天,我們中午出去吃飯,來回三十公里,儀表盤顯示的續航掉了近五十公里。張磊當時就有點慌,直說“冬天這續航太坑人了”。后來查了下才知道,純電車冬天續航打折是普遍現象,海豹在低溫下的表現還算不錯,續航達成率能到一半以上。
說到用車成本,兩者的差距更是驚人。老周算過一筆賬,他的雅閣混動加滿一箱油三百多塊,能跑八百多公里,折算下來一公里才四毛錢。張磊的海豹用家充,一度電五毛多,充滿一次三十來塊,能跑五百多公里,合著一公里才六分錢。按一年開兩萬公里算,海豹比雅閣省下的錢,差不多能買一部最新款手機。不過張磊也有煩惱,上次跑高速沒找到充電樁,急得他到處找服務區,哪像老周,隨便找個加油站三分鐘就能搞定。
空間方面,海豹的表現有點出乎意料。雖然外觀看起來比雅閣矮一些,但內部空間反而更大。我一米八的個子坐后排,膝蓋離前排還有兩拳距離,比雅閣寬敞不少。座椅的舒適性也是海豹更勝一籌,真皮包裹感很強,不像雅閣的座椅偏硬,開久了容易腰疼。不過說到保值率,老周又得意了,他表哥的老款雅閣開了三年還賣了十五萬,而海豹這種電動車,聽說電池一衰減就掉價厲害。
智能配置的差距也很大。海豹的中控大屏能旋轉,導航還能語音控制,開車時說句“打開空調”就行。雅閣的屏幕則像老式電視機,反應慢半拍,連CarPlay都得連線,老周自己都吐槽“太落伍”。不過張磊也說,海豹的智能駕駛輔助也就高速能用用,市區里還是得自己盯著,沒宣傳的那么神。
其實選哪款車,關鍵還是看自己的用車場景。像老周這種天天跑外地、沒時間充電的,雅閣混動確實省心,油耗低還不用擔心里程焦慮。但要是像張磊這樣主要在市區開、家里能裝充電樁的,海豹的電費成本能省下不少。最后兩人雖然沒換車,但都承認對方的車有自己比不了的優勢。
以前總覺得買車要么選油車要么選電車,非黑即白。試過這兩款車才發現,根本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看是否適合自己的用車習慣。有的人在乎省油省心,有的人就愛電車的安靜和加速,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