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技術領域,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近日引發關注。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成功建成一座熱功率達2兆瓦的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這一實驗堆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核能發電以釷替代鈾作為燃料,為全球核能發展開辟了全新路徑。
我國鈾資源相對匱乏,長期依賴進口以滿足核能發展需求,而釷資源卻儲量豐富。據相關研究,若以釷作為核反應堆的主要燃料,憑借我國現有的釷儲量,足以支撐未來千年的能源供應,這將極大增強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助力實現能源獨立目標。釷基熔鹽堆作為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具有安全性高、燃料利用率高、核廢料少等諸多優勢,其成功研發對于我國能源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回顧這一成果的誕生過程,背后是上海科研團隊長達16年的不懈努力。16年前,科研團隊毅然踏上征程,在條件艱苦的戈壁灘上開啟這項從“零”開始的探索。面對一無所有的困境,他們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從理論研究到實驗驗證,從關鍵技術突破到整體系統搭建,每一步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汗水。最終,他們成功開拓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發展道路,為我國在全球核能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