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生成式AI手機市場正經歷爆發式增長。自2023年末首款產品問世以來,這類搭載獨立內容生成能力的智能設備在不到兩年時間內,累計出貨量已突破5億臺。該機構將生成式AI手機定義為配備文本、圖像、代碼等新內容生成能力的設備,其核心在于內置經過優化的神經網絡處理單元。
高端市場曾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引擎。在2025年第三季度統計中,售價超過600美元的機型貢獻了主要出貨量,蘋果與三星憑借技術優勢占據超七成市場份額。這兩家廠商通過將AI功能標準化配置,成功塑造了高端設備的競爭壁壘。不過市場格局正在發生顯著變化,中國手機制造商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技術下沉,成為市場擴張的關鍵力量。
中國廠商的差異化策略主要體現在技術普惠方面。通過將輕量化大語言模型與多模態助手集成到中端設備,配合高通驍龍6/7 Gen系列、聯發科8000系列等新型芯片的硬件支持,成功將生成式AI體驗擴展至更廣泛消費群體。這種軟硬件協同創新模式,使得AI功能不再局限于高端機型。
存量市場同樣呈現活躍態勢。數據顯示,超過2.5億用戶通過系統升級獲得了基礎AI工具,其中"圈選即搜"功能憑借直觀的操作方式,在升級設備中實現最高滲透率。但完整功能體驗仍依賴最新硬件配置,高端機型特有的NPU架構和內存容量,仍是支撐復雜AI運算的必要條件。
消費者認知度提升顯著推動市場教育進程。調研表明九成用戶已了解生成式AI手機特性,這得益于廠商持續的市場推廣和功能迭代。在應用場景方面,寫作輔助類功能成為最受歡迎的用例,反映出用戶對提升工作效率的強烈需求。行業觀察家指出,開發具有實質價值的創新應用,將成為刺激設備換新的核心動力。
技術迭代速度持續加快。根據出貨量預測模型,第二個5億臺銷量達成時間將較首個里程碑縮短50%,預計2026年第三季度即可突破10億臺大關。這種指數級增長背后,是芯片廠商與終端制造商在算力優化、能耗控制等領域的持續突破,以及全球消費者對智能設備功能升級的旺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