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601878.SH)近日發布的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89億元,同比增長6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8.92億元,同比增幅49.57%。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規模攀升至2190.48億元,較年初增長42.16%,主要受益于自營業務擴張與并購國都證券帶來的規模效應。
從收入結構來看,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成為核心增長極,前三季度實現31.82億元,同比增長38.14%。其中經紀業務表現尤為突出,手續費凈收入達23.25億元,同比激增近六成,反映出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5.06億元,同比增長10%;資產管理業務則出現小幅下滑,手續費凈收入2.56億元,同比下降超10%。
投資收益成為拉動營收的關鍵引擎。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同比暴增608.91%至24.42億元,主要源于金融工具投資回報率提升。不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71.09%至2.06億元,顯示二級市場波動對部分持倉資產形成壓力。信用業務方面,公司融資(含融券)金額與凈資本的比例升至137.38%,較年初明顯上升,表明資本占用壓力有所加大。
并購國都證券的協同效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充分顯現。報告期末,公司商譽從年初的0.19億元躍升至6.82億元;長期股權投資因合并抵消減少40%至30.8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4.49億元,同比下降31.80%,主要因兩融業務規模擴張導致融出資金增加。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則由去年同期的凈流出轉為凈流入70.60億元,主要源于并購帶來的現金并入。
成本端與收入增長保持同步,業務及管理費同比上漲61.42%至39.58億元,其中績效薪酬隨業績提升顯著增加。應付職工薪酬期末余額達27.89億元,較年初增長逾一倍,反映出公司薪酬激勵機制與經營成果緊密掛鉤。自營業務規模擴張與信用業務增長,共同推動總資產規模突破兩千億元關口,但資本充足率指標變化需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