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家超豪華汽車品牌在純電賽道上接連受挫時,法拉利卻以一抹標志性的躍動紅色,為這個陷入低迷的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對超豪華純電車型遭遇的貶值危機與市場冷遇,這個以速度與激情著稱的品牌,正試圖用四年磨一劍的誠意之作打破僵局。

自去年以來,超豪華純電市場呈現集體退縮態勢。多家品牌推遲或取消了原定的純電車型上市計劃,部分先行者甚至面臨新車一年貶值超百萬的殘酷現實。即便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的中國市場,50萬元以上的豪華電動車型推廣依然舉步維艱。這種市場寒意在三大跑車品牌中尤為明顯——當法拉利推出Elettrica時,其競爭對手蘭博基尼已將首款純電車型改為插混方案,其CEO直言"未來幾年推出純電版本并非明智之舉"。
電動化轉型帶來的"動力平權"現象,正在瓦解超豪華品牌的核心優勢。燃油時代通過大馬力發動機構建的價格壁壘,在電機技術面前迅速崩塌。當零百加速突破3秒成為電動轎跑標配,當普通消費者也能享受百萬級超跑的加速體驗,超豪華品牌引以為傲的性能稀缺性蕩然無存。這種技術普惠帶來的副作用,直接導致消費者不愿為電動動力支付溢價,使得超豪華電車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多重困境疊加之下,超豪華電車的保值率遭遇斷崖式下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9月純電車型三年保值率最高僅54%,這意味著百萬級電車三年后可能蒸發半數價值。勞斯萊斯閃靈的二手車市場表現極具代表性——官方指導價575萬元的新車,在二手平臺出現大量399-450萬元的準新車,部分車型行駛里程甚至不足百公里。這種貶值速度遠超燃油車時代,即便是限量發售策略也難以抵擋電池技術迭代帶來的沖擊。
在行業集體迷茫之際,法拉利選擇逆勢而上。這個擁有70余年歷史的品牌,將電動化探索追溯至2009年的F1混合動力技術。2021年啟動全面電動化轉型后,組建跨領域頂尖團隊打造的Elettrica,承載著"用電能帶來獨特駕駛樂趣"的承諾。雖然實車尚未發布,但市場對其保持了罕見耐心——這個堅持"比市場需求少一臺"造車理念的品牌,憑借超30%的營業利潤率,有足夠底氣打磨產品。

法拉利的破局之道體現在技術掌控與品牌策略的雙重突破。不同于其他品牌對零百加速的單一追求,Elettrica在動力系統外,將底盤、懸架、車身剛性等硬件納入核心研發范疇。其四電機驅動系統綜合功率超1000馬力,前軸單側輸出210千瓦功率和3500N·m扭矩,后軸更達620千瓦和8000N·m,通過扭矩矢量控制實現四個車輪的獨立精準調控。這種對三電核心技術的全鏈條掌控,確保了"純電法拉利"的原汁原味。
限量發售策略與設備可修復性設計,為保值率提供了雙重保障。法拉利承諾電池和電子設備具備無限可修復性,滿足收藏家永久收藏的需求。在產品布局上,法拉利規劃到2030年形成40%汽油車、40%混動車、20%純電車的結構,這種漸進式轉型既避免激進冒險,又保持了與時代同步的節奏。當Elettrica的底盤與動力系統亮相時,其展現的技術高度已為超豪華電車市場點亮了一盞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