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近日因多領域戰略布局引發市場關注。10月24日,該公司股價上漲0.30%,成交額達14.83億元,換手率1.35%,總市值穩定在1097.90億元。資金流向顯示,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4170.75萬元,占行業總凈流入的0.05%,連續兩日呈現增倉態勢。
在技術創新領域,江淮汽車與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業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根據2025年2月25日億航智能官方公告,三方計劃在合肥成立合資公司,建設集先進性、標準化、自動化于一體的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專注于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的低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生產。這一布局標志著江淮汽車正式切入飛行汽車賽道。
智能駕駛領域,江淮汽車與華為的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在HMS生態、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MDC計算平臺、智能座艙系統等方面展開全面協作。同時,江淮-百度自動駕駛項目已突破縱向加速度精確控制、橫向人機共駕等關鍵技術,完成超1000公里實車道路測試,為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奠定基礎。
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江淮汽車與大眾集團、蔚來汽車形成戰略聯盟。作為蔚來汽車的主要代工廠,江淮汽車深度參與高端電動車型生產;與大眾的合營企業江淮大眾則專注于新能源乘用車研發,目前已實現多款車型量產銷售。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在智能架構領域完成域集中架構平臺搭建,L2+級智能駕駛產品實現批量投放,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已應用于自動駕駛小巴、無人物流車等場景。
從財務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93.97億元,同比下降9.10%;歸母凈利潤虧損7.73億元,同比擴大356.89%。盡管短期業績承壓,但機構持倉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作為第二大流通股東,持股量較上期增加4107.94萬股至1.01億股,南方中證500ETF、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A等基金則退出十大流通股東行列。
股東結構方面,截至6月30日,江淮汽車股東戶數較上期減少42.00%至14.14萬戶,人均流通股增加72.41%至15449股。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中,商用車占比54.97%,乘用車占比25.10%,客車占比7.67%,形成以商用車為核心、乘用車為增長點的產品矩陣。自2001年上市以來,江淮汽車累計派現29.00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4586.42萬元。
技術面分析顯示,江淮汽車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51.23元,近期籌碼減倉速度有所放緩。當前股價接近48.98元支撐位,若跌破該位置可能引發新一輪調整。行業分類上,公司隸屬于汽車-商用車-商用載貨車板塊,同時涵蓋汽車金融、冷鏈物流、華為鴻蒙、電動物流車等概念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