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日正式拉開帷幕,現場將向三位科學家頒發本年度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其中,斯坦福大學名譽講席教授孫理察憑借在幾何分析與微分幾何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獲得“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康奈爾大學的斯科特·埃默爾與猶他大學的韋斯·桑德奎斯特因在受體膜蛋白轉運與降解機制方面的突破性發現,共同摘得“生命科學或醫學獎”。
在昨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三位獲獎者分享了獲獎心情與上海之行的感受。孫理察回憶得知獲獎時的反應時表示:“起初完全不知所措,隨后感到無比榮幸。歷屆獲獎者都是我敬重的數學家,這充分體現了獎項的權威性。”他特別提到,自己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不僅培養了眾多中國學生,還與數學家丘成桐保持了五十年的師友情誼,兩人曾合作攻克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質量猜想”。
埃默爾在談及獲獎感受時,展現出科學家的謙遜態度。“接到電話時非常震驚,意識到獎項的分量后,反而覺得受之有愧。”他強調,實驗室是一個大家庭,由研究生和博士后組成,大家共同探索生物學問題,因此這份榮譽屬于整個團隊。他還透露,此次上海之行不僅是為了領獎,更是為了與老朋友重逢——他最好的朋友現任西湖大學教授,兩人將在論壇期間見面。
桑德奎斯特對獲獎經歷記憶猶新。“接到諾獎得主蘭迪·謝克曼的電話時,我興奮不已。由自己敬重的科學家親自通知獲獎,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他特別提到,兩年前的一位頂科協獎獲得者丹妮拉·羅茲曾是他的導師,這讓他倍感親切。他還表達了對團隊成員的感激,尤其是兩位為關鍵成果作出卓越貢獻卻英年早逝的女科學家,“多希望她們也能來到中國,與我共享這一刻。”
對于上海之行,三位科學家均充滿期待。孫理察感慨,相比45年前,上海已完全煥然一新,成為不可忽視的數學研究中心。他指出,上海擁有兩所世界級數學研究所,預計未來五到十年,中國在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幾何學等領域的進展將對全球產生重要影響。
埃默爾對中國科研的發展印象深刻。他曾于2002年與2020年兩次到訪中國,注意到中國在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投入巨大,并在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漸凍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我相信,未來中國完全有能力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跑者。”
盡管是首次來到中國,桑德奎斯特對頂科論壇的議程設置、科學家陣容以及校園行活動印象深刻。他觀察到,歐美主要制藥企業已將中國視為關鍵市場與研發中心,紛紛在此設立機構,“我看到這一切正沿著強勁的軌道向前發展。”
在談及頂科論壇的意義時,三位科學家一致認為,這是青年人開拓視野、激發熱情的絕佳平臺。埃默爾感嘆道:“在論壇上,轉身買杯咖啡,身后排隊的也許就是一位諾獎得主。這意味著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青年學生,都有機會與世界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
桑德奎斯特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當你在日常環境中見到課本和論文中那些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并與他們直接對話,你會真切地意識到自己是科學共同體的一員,并從前輩那里獲得莫大鼓舞。”本屆論壇匯聚了25位諾獎、圖靈獎、沃爾夫獎、菲爾茲獎等大獎得主,能與他們共聚一堂、當面交流,實屬難得機遇。
孫理察以數學研究為例指出:“數學家應當積極了解其他學科,這樣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世界,推動更多科學發現。”他認為,拓寬知識背景宜早不宜遲,隨著年齡增長,跨領域學習會愈發困難。而頂科論壇,正為青年人提供了這樣一個開拓視野、激發熱情的絕佳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