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首款自研AI眼鏡夸克AI眼鏡在天貓開啟預售僅10小時,便成功登頂雙11智能眼鏡品類銷量榜首。這款被市場視為“下半年最具期待值的AI硬件”的產品,不僅標志著阿里在AI硬件領域的大規模試水,更意味著其AI生態戰略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有分析指出,阿里正通過算力、模型、硬件與應用的深度整合,構建起覆蓋全場景的AI生態閉環,這一布局已對國際科技巨頭形成戰略級挑戰。
在底層技術層面,阿里通義千問(Qwen)系列大模型已實現全球領先。其旗艦模型Qwen3-Max-Instruct預覽版在權威評測平臺LMArena文本排行榜中位列第三,超越GPT-5-Chat并大幅領先meta的Llama系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meta最新發布的Llama-4-Maverick特供版雖曾短暫位居榜單第二,但開源版因性能衰減最終跌至第32位,其最新版本Behemoth仍未進入前20名。技術突破的背后,是阿里自研芯片“平頭哥”PPU對算力封鎖的突破,為模型運行提供了硬件基石。
硬件層面的創新同樣引人注目。夸克AI眼鏡采用雙旗艦芯片架構(高通AR1+恒玄BES2800),算力儲備較同類產品提升50%。其雙光機雙目顯示系統支持上下前后四向調節,專為亞洲人臉型優化,解決了傳統AI眼鏡壓鼻梁的痛點。一體化配鏡方案摒棄外掛式設計,通過光學性能與結構穩定性的雙重提升,將佩戴舒適度推向新高度。更值得關注的是雙電池可換電設計,支持熱拔插不斷電,真正實現“全天候續航”,這項突破被視為中國制造業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現。
生態協同能力成為夸克AI眼鏡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與阿里系應用的深度整合,該產品開創了多個獨家場景:高德近眼導航將步行指引直接投射至鏡片,徹底解放雙手;支付寶“看一看”支付通過視線確認完成交易,支付流程縮短至3秒;淘寶識價功能實現“所見即所購”,用戶凝視商品即可觸發比價搜索。這些創新將AI能力無縫嵌入生活場景,形成“感知-決策-執行”的完整閉環。有行業觀察家認為,AI眼鏡可能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隱形操作系統”,其不依賴手機、不中斷行為的特點,或將重新定義智能穿戴設備的使用范式。
從戰略布局看,阿里已構建起覆蓋算力(阿里云)、模型(通義千問)、應用(夸克)到硬件(AI眼鏡)的全棧體系。這種垂直整合模式賦予其獨特的競爭優勢:當國際對手仍在探索開源生態與硬件產品的商業化平衡時,阿里已通過夸克平臺完成2億用戶的生態積累,并持續擴張瀏覽器、App與智能硬件的超級入口矩陣。技術專家指出,全棧布局使阿里在應對未來競爭時具備更高的戰略靈活性,既能通過硬件銷售快速獲取市場份額,又能依托生態協同提升用戶粘性,這種“雙輪驅動”模式正在重塑AI產業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