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次迎來重大突破,神舟二十號乘組指令長陳冬即將成為我國首位在軌累計時間突破400天的航天員。這一成就不僅刷新了國內紀錄,更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據航天部門透露,陳冬于2025年10月3日以376天的在軌時長超越此前紀錄保持者葉光富(375天),成為國內在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預計到10月27日,其累計在軌時間將達到400天,創造新的歷史紀錄。目前神舟二十號乘組仍在執行任務,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尚未發射,這為陳冬刷新紀錄提供了充分時間保障。
在航天任務交接方面,我國已形成標準化流程。當神舟二十一號3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后,將與陳冬乘組開展為期約一周的交接工作。交接內容主要包含兩大方面:一是太空物資管理,包括剩余物資清點、實驗設備狀態確認等;二是實驗項目交接,特別是需要持續監控的科研項目。航天員還會分享在軌執行任務的實際經驗,幫助新乘組快速適應太空環境。
從航天員在軌時長排名來看,陳冬、葉光富、蔡旭哲三人以顯著優勢領先,累計在軌時間分別達376天、375天和365天。緊隨其后的是湯洪波的279天,與其他航天員存在較大差距。這種經驗積累使三人成為執行重大航天任務的有力候選者,特別是未來可能實施的載人登月任務。
航天部門表示,所有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都有機會參與載人登月任務,包括即將執行第四批次任務的港澳地區航天員。雖然具體名單尚未公布,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國載人登月任務將優先選拔飛行經驗豐富的航天員。
除在軌時長紀錄外,陳冬還以6次出艙活動的成績,成為我國出艙次數最多的航天員。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既體現了個人的卓越能力,也反映了我國航天技術的穩步提升。
目前,神舟二十號乘組已開始為返回地球做準備。航天員們通過強化鍛煉恢復身體機能,逐步適應地球重力環境。同時,他們正將空間站實驗柜中的樣本和材料進行分類整理,這些"太空快遞"將隨返回艙一同帶回地球,為科學研究提供寶貴數據。
按照計劃,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下旬發射。10月23日,航天部門已召開動員大會,標志著任務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雖然航天員名單尚未公布,但根據慣例,具體名單將在發射前數小時或1天內舉行的發布會上揭曉。屆時,新老乘組將在太空完成交接,隨后神舟二十號乘組將返回東風著陸場,為本次任務畫上圓滿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