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取得關鍵進展,其首飛箭順利完成全流程合練試驗,標志著該型火箭正式進入首飛倒計時階段。作為面向大型星座組網任務設計的新一代運載工具,朱雀三號具備大運力、低成本和可重復使用三大核心優勢。
此次試驗完整模擬了火箭發射全周期操作,涵蓋水平轉運、起豎架設、推進劑加注、發動機點火牽制及泄出等關鍵環節。通過全系統聯動測試,驗證了火箭本體與發射場設施的深度適配性,相當于在正式發射前完成了一次"全要素彩排"。據技術團隊介紹,該試驗屬于首飛任務的第一階段驗證。
在技術特征方面,朱雀三號采用創新的不銹鋼箭體結構,一二級箭體直徑達4.5米,配套5.2米直徑整流罩。火箭全長66.1米,起飛質量約570噸,配備的發動機系統可產生超過750噸的起飛推力。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型火箭設計有自主返回能力,可在完成軌道發射任務后精確返回著陸場,實現箭體軟著陸及重復使用。
當前,研發團隊正按計劃開展星罩組合體垂直對接演練。完成該項測試后,火箭將返回技術區進行最終狀態確認,為實施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做最后準備。作為我國航天運輸體系的重要突破,朱雀三號的成熟應用將顯著提升商業航天發射效率,降低大規模星座建設的綜合成本。
據技術資料顯示,該型火箭在結構設計上突破傳統,其不銹鋼箭體不僅具備優異的強度重量比,更在制造成本和重復使用維護方面展現獨特優勢。通過多輪技術迭代,研發團隊已建立起完整的可重復使用技術體系,涵蓋熱防護、結構健康監測、精準制導等關鍵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