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近日宣布,位于四川省阿壩州的大渡河金川水電站正式進入投產倒計時階段,隨著下閘蓄水工程的順利完成,這座備受矚目的水電站即將開啟發電新篇章。
作為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28級方案中的第6個梯級電站,金川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60兆瓦,其建設歷程堪稱國內水電工程領域的典范。該電站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施工團隊在此挑戰了國內建設史上最深厚的覆蓋層區域,成功筑起了國內最高的面板堆石壩。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施工人員需在25米級跨度的極破碎巖體中挖掘并建設地下廠房,這一施工難度在國內水電工程中堪稱之最。
面對重重挑戰,金川水電站項目團隊不僅攻克了技術難關,更在創新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構建了國內首個全國產三維數字建模水電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這一體系在地質分析、施工預演、安全管控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極大地提升了施工過程的智能化水平,為水電工程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據國能大渡河金川公司工程處主任覃事河介紹,金川水電站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將達到約35億千瓦時,這一數字意味著每年可替代約百萬噸的燃煤消耗,進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百萬噸。這對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緩解能源壓力,更將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