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來內部一場聚焦四季度戰略目標的會議引發外界關注。據參會人員透露,創始人李斌在會上明確提出,2025年第四季度必須實現單季度盈利,并將此列為個人核心目標。這場季度性中高層會議,既是復盤過往成果的節點,也是吹響沖刺號角的戰場。
“過去一年,我們在多個場合強調過這個目標,現在距離‘交卷’只剩七十多天。”李斌在會上直言,盈利不是為了對外展示,而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他透露,三季度蔚來已通過費用管控鎖定四季度成本上限,接下來將聚焦三大核心任務:重點車型營銷突破、供應鏈保供降本、軟件版本高質量交付。
在車型策略上,蔚來采取“保交付”與“擴開口”雙線并進。以全新ES8為例,其12月產能計劃提升至1.5萬輛/月,當前一季度訂單已排滿,交付周期延至明年4月。而5566系列等車型則需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搶占年底購車高峰。李斌特別提醒,明年一季度行業需求可能下滑,四季度需盡可能儲備訂單以緩解經營壓力。
供應鏈保障被視為盈利的關鍵環節。李斌透露,隨著樂道L90與全新ES8熱銷,蔚來已走出低谷,但供應鏈穩定性仍需強化。他舉例稱,若需求預測準確度不足,企業可能面臨數十億級別的損失。為此,公司正推動18個月滾動需求預測體系,試圖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波動中搶占先機。
軟件能力成為另一大發力點。盡管四季度無新車發布,但樂道L60改款及現有車型軟件升級被寄予厚望。李斌強調,高質量軟件交付不僅能提升用戶滿意度,還能通過口碑傳播擴大品牌影響力。他特別提到蔚來輔助駕駛系統的安全性,稱事故率較去年同期下降超15%,這一數據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籌碼。
在組織層面,蔚來啟動全員經營機制深化行動。李斌要求各業務線制定三年經營計劃,并完善CBU(成本效益單元)考核激勵機制。他澄清,CBU并非單純降本工具,而是通過明確價值創造與回報關系,提升資源分配效率。“如果知道如何駕馭投入產出,研發費用再高也不是問題;反之,1億元都可能打水漂。”
體系能力建設被反復提及。李斌認為,企業需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執行,避免陷入“只看一頭”的困境。他以每日8000步分組PK機制為例,說明組織目標量化與監督的重要性。“改掉個人慣性很難,但組織可以通過體系設計推動進步。”
據悉,李斌已為自己設定四季度參與30次以上工作坊的目標,旨在通過高頻交流推動體系能力落地。他坦言,過去兩年蔚來在低谷中積累了經驗,但執行力與方法論仍需提升。“每一步都是為長期競爭力鋪路,團隊必須學會將戰略拆解為可執行的行動。”
隨著會議內容流出,外界對蔚來四季度表現期待升溫。分析人士指出,若蔚來能如期實現盈利,不僅將驗證其商業模式可行性,也為新能源行業提供新的發展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