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微信朋友圈活躍度下降的討論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甚至一度成為網絡熱議話題。有觀點認為,用戶發布朋友圈的頻率明顯降低,這一社交功能似乎正在失去往日熱度。針對這一現象,微信公關負責人“粥姨(Zoe)”在“微信公開TALK”播客節目中給出了官方回應。
“粥姨(Zoe)”指出,用戶感知的“朋友圈變冷”可能源于信息接收的局限性,類似于“信息繭房”效應。她透露,微信官方數據顯示,每日有7.8億用戶瀏覽朋友圈,其中1.2億用戶會主動發布內容。這一數據在過去幾年中保持穩定,證明朋友圈的活躍度并未出現顯著下滑。
關于朋友圈的排序機制,“粥姨(Zoe)”明確表示,平臺未采用算法推薦,而是以時間順序呈現內容。她將朋友圈形容為個人的“數字編年史”,認為其價值在于記錄生活軌跡,而非追求流量或互動。
針對用戶關注的兩大功能爭議,“粥姨(Zoe)”也給出了明確答復。她表示,微信朋友圈不會引入訪客記錄功能,因為這可能加劇用戶的社交焦慮;同時,平臺也未計劃開放內容二次編輯功能,以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實性。
微信團隊在用戶賬號管理方面做出了人性化調整。自今年9月起,長期未登錄的賬號將不再被系統回收,而是作為紀念保留。這一舉措旨在為逝者親友提供情感寄托的空間,體現了平臺對用戶情感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