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創新機器人企業Sharpa Robotics近日宣布,其研發的SharpaWave智能靈巧手正式啟動量產程序,首批產品已開始向全球客戶交付。這一消息通過企業官方社交媒體渠道同步發布,并配發全新產品宣傳視頻,標志著該設備自今年ICRA 2025等國際機器人會議亮相后,正式開啟商業化進程。
作為面向高端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市場的突破性產品,SharpaWave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獨創的"動態觸覺陣列"(DTA)感知系統。該技術通過神經網絡算法驅動,可在0-30N壓力范圍內實現0.005N的檢測精度,配合每秒180幀的數據采集能力和亞毫米級空間分辨率,不僅支持實時紋理識別,還能完成六維力檢測,使機械操作達到接近人類感知的水平。企業技術文檔顯示,這種高靈敏度觸覺反饋系統為精密裝配、柔性抓取等復雜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在機械結構方面,產品采用仿生同構架構設計,模擬人類手部22個自由度的運動特征。整機尺寸為200×90×50毫米,重1.2千克,指尖最大輸出力超過20N,所有手勢動作頻率可達4Hz以上。這種設計在保證操作靈活性的同時,通過優化傳動系統實現了力量與速度的平衡,特別適用于需要高負載操作的工業場景。
當前高端執行器市場呈現多元化競爭態勢,與同期發布的吳極機器人Wuji Hand形成鮮明對比。后者主打輕量化路線(重量不足600克),強調性能與成本的雙重優化,配備20個自由度和15N指尖力。而SharpaWave則通過增加結構重量換取更強的傳感性能,這種差異化策略反映出不同廠商對人形機器人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理解。行業分析師指出,兩種技術路線分別滿足了實驗室研發與工業應用的差異化需求。
為降低開發者使用門檻,Sharpa構建了完整的生態支持體系,包括跨平臺開發工具包、專用控制軟件SharpaPilot,以及適配MuJoCo、ROS等主流仿真平臺的高精度數字模型。設備采用標準以太網通信接口,可快速集成至現有機器人系統,這種開放架構設計獲得了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據悉,已有多個國際實驗室啟動了基于該設備的協作項目。
隨著量產交付的推進,全球機器人研究領域將首次獲得在真實場景中驗證其性能的機會。雖然企業尚未公布具體定價,但憑借在觸覺感知領域的技術優勢,該產品已成為從事智能操控研究的科研人員的重要選擇。多家頂尖實驗室表示,SharpaWave的實時力反饋能力為解決復雜環境下的機械手自適應控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