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于海口舉辦期間,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成為與會者熱議的核心話題。黑芝麻智能首席營銷官楊宇欣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首次系統闡述了這家本土芯片企業的戰略布局,揭示了其在全球汽車供應鏈重構背景下的突圍路徑。
針對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態勢,楊宇欣提出"技術收斂"的判斷。他指出,當前市場參與者正經歷快速洗牌,技術迭代速度與資金投入門檻形成雙重壁壘,導致車企自研與第三方供應商的數量顯著減少。在技術路徑層面,高速導航輔助駕駛(NOA)已成行業標配,城市NOA成為新的競爭焦點,而端到端算法、視覺-語言-動作(VLA)融合模型等技術創新正重塑研發方向。
作為芯片供應商,黑芝麻智能明確堅守技術中立定位。楊宇欣透露,公司將于年內宣布與頭部算法企業的深度合作,構建覆蓋芯片架構、模型訓練到基礎軟件的全棧解決方案。這種生態聯盟模式旨在應對技術收斂帶來的挑戰,通過開放架構支持客戶差異化需求。據其預測,未來三年城市NOA將進入成熟期,市場競爭將轉向工程化能力與用戶體驗的終極較量。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楊宇欣披露了三大戰略舉措。首先,深化與吉利、比亞迪等頭部車企的合作,推動A1000芯片在智能駕駛和艙駕一體場景的規模化落地,預計年底前釋放量產信息。其次,完成新一代A2000芯片的樣片交付,該產品憑借原生支持大模型的能力,已吸引多家客戶完成預研設計。最關鍵的轉型在于出海戰略,楊宇欣觀察到中國車企正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競爭,這為具備成本優勢和技術成熟度的中國智駕方案創造了歷史性機遇。
面對供應鏈國際化的挑戰,楊宇欣強調需要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體系。他特別指出,海外市場的智能駕駛演進節奏相對平緩,為中國方案提供了寶貴的適配窗口期,但必須突破研發流程、認證標準等體系性障礙。這種轉型不僅涉及技術輸出,更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協同升級。
關于產業鏈延伸,黑芝麻智能展現出審慎的擴張策略。楊宇欣明確表示,在鞏固汽車芯片主業前不會盲目多元化,但已將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納入戰略視野。這兩個新興產業的供應鏈與汽車產業重疊度超過50%,公司計劃依托現有技術積累和制造能力,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針對芯片行業的競爭本質,楊宇欣駁斥了"贏家通吃"的論調。他分析指出,芯片研發的長周期、高成本特性決定了市場需要多元供應體系。從PC到智能手機時代的歷史經驗表明,技術路線差異和客戶需求多樣性始終存在。他判斷,中國芯片市場最終將形成少數具備持續融資能力和技術迭代速度的企業的生態,這些長期主義者需要精準匹配客戶需求的快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