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未來生活嘉年華的展臺上,一款名為“空中滑板車”的近地飛行器引發了參觀者的熱議。這款由酷飛(浙江)飛行器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載人設備,以獨特的十字結構和四旋翼設計吸引了眾多目光。其輕量化碳纖維機身搭配中央站立平臺,配合一字型控制桿的操作方式,讓飛行控制變得直觀而富有未來感。
演示現場,專業飛行員身著防護裝備啟動設備后,四組旋翼迅速旋轉形成上升氣流。伴隨低沉的嗡鳴聲,飛行器平穩升至十米高空并完成懸停動作。據產品經理申偉介紹,這款初代機型時速可達36公里,續航時間半小時,從市民中心到武林廣場的通勤時間可由地面交通的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目前設備處于小批量試產階段,預計量產后的價格將控制在十萬元以內。
技術團隊透露,第二代產品將實現重大突破。通過優化重心感應系統,駕駛者僅需調整身體姿態即可控制飛行方向,操作方式更接近自然運動。設備體積將大幅縮小,具備折疊功能以便攜帶。續航能力提升至半小時以上,配合15分鐘快充技術,可滿足高頻次使用需求。值得關注的是,該團隊研發的立姿飛行器屬國內首創,對平衡控制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這款飛行器的應用場景遠不止于通勤。在文旅領域,其提供的空中視角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試想在古鎮上空盤旋,或沿山間溪流飛行,這種移動方式將重新定義戶外旅游。應急救援領域更顯其價值,在模擬測試中,設備成功穿越狹窄空間完成物資投送和傷員轉移,為災害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對于野外探險者,垂直起降能力使其能輕松跨越復雜地形。
安全系統是研發重點。設備配備氣囊飛行服、動力保護傘和緩沖軟墊構成被動防護,毫米波雷達與視覺算法實現主動避障。軍工級設計標準貫穿動力系統、飛控算法和材料選擇全過程。特別研發的AI重力感應系統支持無感操控,槳扇動力系統使最大載荷達110公斤,時速最高120公里。360度感知系統集成生物識別、疲勞監測和自動巡航功能,形成全方位保護。
充電便利性方面,設備采用通用電動車接口,普通家庭充電樁即可滿足需求。這種設計考量顯著提升了日常使用的可行性,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網絡構建了技術基礎。
酷飛科技的研發實力不容小覷。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志勝教授團隊領銜,50余人的研發隊伍中包含4名博士和12名碩士。飛行控制領域17年經驗的張繼孝總監表示,團隊始終以宮崎駿電影中的飛行場景為靈感,致力于將科幻想象轉化為現實產品。2022年落戶杭州后,當地完善的科研生態和試飛條件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即將入駐的南湖未來科學園將成為新的研發基地。
這款融合多項全球首創技術的飛行器,正在重新定義個人交通的邊界。從十米高空的穩定懸停到復雜環境的自主避障,從城市通勤到應急救援,其技術突破不僅展現了航空工程的進步,更預示著三維立體交通時代的來臨。當飛行器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或許人們將不再討論"堵車",而是開始計算"飛行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