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證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請,邁出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此次發行由中信證券、中國銀河國際、中信建投國際及中銀國際聯合保薦,若順利完成,將成為國內第14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券商,也是自2019年申萬宏源赴港上市以來,首家新晉“A+H”券商。
根據招股書披露,H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資產管理、投資等核心業務發展,同時加強科技投入,推動數字化轉型以提升行業競爭力。首創證券強調,此次發行仍需獲得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的批準,最終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在提交上市申請前一日,首創證券宣布完成控股股東體系內的股權調整。控股股東北京首都創業集團將其持有的3.56%股份無償劃轉至第二大股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調整后,首創集團持股比例降至53.21%,仍為控股股東;京投公司持股比例升至20.87%。此次劃轉旨在深化雙方戰略合作,優化股東結構,促進協同發展。
首創證券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27.3億元,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公司于2022年12月登陸A股市場。近年來業績表現亮眼,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從25.37億元增至36.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9.2%;凈利潤從5.55億元增至9.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3.2%。2024年,公司總資產收益率和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A股上市券商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七。
2025年上半年,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2.33%;凈利潤4.90億元,同比增長2.80%。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在A股42家上市券商中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十。
目前,A股市場共有13家“A+H”券商,包括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等。若首創證券順利通過聆訊,將打破近六年無新增“A+H”券商的局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副主任袁帥指出,港股市場國際化程度高,可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和投資者資源,助力券商拓展海外業務。隨著國內金融市場開放加速,券商對國際化的需求日益迫切,“A+H”模式有助于整合兩地優勢,推動業務協同。
袁帥分析稱,金融企業上市前進行股權調整較為常見,通常與企業戰略布局、股東結構優化及監管要求相關。對于券商而言,合理的股權結構對上市進程及上市后的公司治理和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首創證券此次股權劃轉不會對日常經營和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