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軟件(成都)生態大會近日在天府新經濟產業園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鴻蒙生態(成都)創新中心、華菁振興(四川)智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成都市軟件行業協會共同承辦。大會吸引了中國商飛、東方電氣、潤開鴻、成都鼎橋、新易盛等2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參與。
會議期間,華為對外公布了鴻蒙生態的最新進展:目前已有3100家合作伙伴加入生態體系,生態設備數量突破7.4億臺。華為宣布將進一步開放業務場景,聯合產業鏈伙伴共同突破基礎工業軟件瓶頸,推動新一代工業軟件云建設,為各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張春雷在致辭中強調,華為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同。他表示:"在軟件生態領域,我們將聯合合作伙伴和高校院所,立足本地產業優勢,聚焦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通過自主創新與場景化應用,與客戶、伙伴共同構建繁榮的產業生態。"這一理念得到與會企業家的廣泛認同。
中電天奧副董事長、中國電科十所副所長陳鳳透露,該所已與華為在鴻蒙生態、工業軟件、智能化改造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通過技術研發與實踐應用,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大會現場,鴻蒙生態(成都)創新中心及GIIC聯盟建設成果成為焦點。自2024年6月啟動以來,該創新中心已實現"起步-發展-跨越"三級跳,服務生態伙伴超千家,成為西部地區鴻蒙生態發展的核心引擎。同期發布的GIIC聯盟"設備統一互聯2.0系列標準"和"SDK用戶權益保護1.0系列標準",以及推出的人才能力評價體系與生態評測平臺,為鴻蒙生態的標準化、專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數據顯示,鴻蒙生態終端裝機量已突破2.3億臺,進入加速成長階段。
在產業共建方面,華為供應鏈數字化首席架構師透露,華為將持續開放業務場景,凝聚各方力量,與合作伙伴共同攻克基礎工業軟件難題,構建新一代工業軟件云體系。這一戰略已引發產業鏈企業的積極響應。江蘇潤開鴻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超敏表示,作為潤和軟件旗下專注鴻蒙方向的專業技術公司,此次帶來了教育、智慧城市和醫療領域的解決方案。他透露,公司與華為的合作已深入多個層面,計劃在成都設立西南地區研發總部和營銷總部,目前正處于選址階段。
大會同期舉辦的華為生態成果展設立四大展區,集中展示了19家企業的61款軟硬件精品,其中開源鴻蒙創新成果尤為引人注目。這場展覽生動展現了鴻蒙生態在規模與質量上的雙重提升。
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和國家先進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成都的軟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介紹,2024年全市軟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7851.9億元,同比增長11.4%;軟件業務收入5904.2億元,同比增長10.5%,位居全國第八。2025年1-8月,主營業務收入達4700.0億元,同比增長11.2%;軟件業務收入3551.1億元,同比增長11.8%。截至8月底,全市規模以上軟件企業達1648家,累計培育鏈主企業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9家、上市企業6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