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網絡餐飲服務市場秩序,切實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起草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11月16日。
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劃定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及委托配送單位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責任邊界。針對當前網絡餐飲市場存在的"幽靈外賣"等突出問題,新規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包括加強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資質審核、建立日常監測抽查機制、完善信息公示制度等。
根據規定要求,網絡餐飲平臺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和機制,明確與各參與主體之間的食品安全責任,并定期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展抽查和監測。同時,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向消費者公開后廚加工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為從源頭上杜絕資質造假問題,新規特別強調實行"一證一店"經營模式,明確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使用同一經營資質在同一平臺開設多家網店。這一措施將有效遏制部分商家通過虛假資質開設多家店鋪的違規行為。
在信息公示方面,新規要求平臺持續公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資質,確保網店招牌名稱與實體店一致,取餐地址與經營資質載明的經營場所相符。針對"無堂食"商家,平臺需加注專屬標識,并規范標識的展示位置和頁面布局,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監管新規的出臺,將有助于構建更加規范有序的網絡餐飲市場環境,通過明確各方責任、強化過程監管、完善信息公示等措施,切實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推動網絡餐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