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 Compute Summit 2025美國圣何塞會場,英特爾正式揭開其下一代數據中心AI芯片“新月島”(Crescent Island)的神秘面紗。這款由首席技術官薩欽·卡蒂(Sachin Katti)發布的芯片,計劃于2026年投入市場,被視為英特爾重返AI芯片競爭的核心武器。
與追求訓練巨型模型的傳統GPU不同,“新月島”將戰略重心轉向AI模型的推理階段——即AI完成訓練后,在實際應用中執行文本生成、圖像識別或語音處理等任務時的計算需求。卡蒂在發布會上強調:“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最優的每美元性能和token經濟性,讓AI推理更高效、更經濟。”
技術層面,“新月島”采用160GB顯存配置,雖未使用高帶寬內存(HBM),但通過能效優化算法和模塊化設計,實現了更高的“每瓦推理性能”。其架構基于英特爾現有消費級GPU改進,既降低了開發成本,又支持與其他廠商芯片的協同工作,形成開放生態。
當前,全球AI算力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自ChatGPT引發需求爆發后,英偉達憑借訓練芯片占據主導地位,AMD則以高性能產品快速崛起,而英特爾此前通過Gaudi和Falcon Shores系列的嘗試,因架構復雜和生態滯后未能取得突破。此次“新月島”的推出,標志著英特爾調整戰略方向:不再追求“全場景覆蓋”,而是聚焦推理環節的能效優化,試圖在云服務市場開辟新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上月宣布以50億美元投資英特爾,持有約4%股份,成為其重要戰略伙伴。雙方計劃聯合開發面向PC和數據中心的混合芯片,這一合作不僅為英特爾注入資金,更通過生態背書為其市場回歸提供支持。卡蒂對此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英特爾CPU成為每個AI系統的核心組件,即使GPU市場暫時由他人主導。”
從市場定位看,“新月島”并未直接對標英偉達H200或AMD MI450,而是瞄準云推理任務的能效需求。數據顯示,數據中心90%的長期運營成本來自推理環節,而非訓練階段。每次用戶調用ChatGPT或Copilot等AI服務,背后都是高能耗的推理計算。因此,能效優化直接關聯成本節省,成為云服務商的核心訴求。
英特爾宣布,從“新月島”開始,公司將啟動年度更新計劃,每年推出新一代數據中心AI芯片,與AMD、英偉達的迭代節奏保持同步。這一策略表明,英特爾已做好長期參與AI硬件競賽的準備。
在AI產業面臨能耗危機的背景下,“新月島”的能效導向或成為其突圍關鍵。當英偉達主打“算力優勢”、AMD強調“速度表現”時,英特爾選擇以“節能”為突破口,試圖在AI商業化規模最大的推理市場重新占據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