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近日推出新一代網絡芯片Thor Ultra,旨在為大規模人工智能計算系統提供底層支撐。這款芯片具備連接數十萬片計算單元的能力,可滿足ChatGPT等生成式AI應用對高帶寬網絡的需求,標志著博通在AI基礎設施領域與英偉達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據博通高級副總裁Ram Velaga介紹,Thor Ultra實現了前代產品兩倍的帶寬提升,其設計重點在于解決分布式計算系統中網絡集群的擴展難題。工程師團隊從芯片封裝類型、功耗控制到散熱方案,與硬件系統團隊進行了深度協同開發,確保芯片在量產前通過嚴格測試評估流程。
公司戰略凸顯設計優先理念,Velaga透露博通每投入1美元芯片研發,生態合作伙伴將配套6至10美元系統投資。這種模式在谷歌Tensor處理器項目上已取得顯著成效,該項目歷時十余年,為博通帶來數十億美元營收。目前博通正為多家云計算巨頭提供定制化網絡解決方案。
財務數據顯示,博通AI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2024財年相關營收達122億美元,9月更斬獲價值100億美元的定制數據中心芯片訂單。公司預計到2027年,AI芯片市場(涵蓋網絡芯片與數據中心處理器)規模將達600億至900億美元。
在生態合作方面,博通與OpenAI達成的100億美元定制芯片協議具有戰略意義。根據協議,博通將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為OpenAI供應專用芯片,直接沖擊英偉達在AI加速器市場的領導地位。這項合作與Thor Ultra的推出形成協同效應,強化了博通在AI數據中心網絡通信領域的控制權。
技術層面,Thor Ultra作為博通網絡芯片矩陣的核心組件,承擔著AI系統與數據中心其他模塊的關鍵連接任務。其突破性帶寬能力使運營商能夠部署超大規模計算集群,為訓練和運行大模型提供基礎設施支撐。配套的Tomahawk網絡交換機系列同樣采用系統級開發模式,確保整體解決方案的穩定性。
博通首席執行官Hock Tan此前表示,公司正加速AI市場布局。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和生態合作,博通已構建起從芯片設計到系統集成的完整能力鏈,這種垂直整合模式正在重塑AI基礎設施領域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