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市場延續強勁增長態勢,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1-9月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達3.6萬輛,同比增長37.18%,增速遠超客車行業整體11.4%的增幅。在燃油車時代占據主導地位的“一通三龍”格局已被打破,比亞迪、吉利遠程、中車電動等新興勢力異軍突起,形成多極競爭新態勢。
河南鄭州的宇通客車以9684輛銷量蟬聯榜首,同比增長53.3%,市場占有率達26.88%,領先第二名比亞迪16.73個百分點。這家老牌企業不僅保持絕對優勢,單月銷量更持續領跑行業。比亞迪作為跨界代表,以3656輛銷量位居次席,其前身湖南三湘客車廠曾是我國純電動客車先行者,當前產品已覆蓋客車、重卡、輕卡及皮卡全品類。
中通客車憑借3041輛銷量躍居第三,同比增長112%實現翻倍增長。這家聊城企業自2024年并入中國重汽集團后,發展動能顯著增強。吉利商用車以2414輛銷量緊隨其后,9月單月642輛的銷量更創下行業次高紀錄,其重卡、輕卡、皮卡、客車的全品類布局初見成效。
廈門金龍與蘇州金龍這對“金龍系”兄弟分列第四、五位,前者銷量2747輛同比增長70.2%,后者銷量2606輛同比微降2.69%。作為蘇州金龍大股東,廈門金龍的增長勢頭更為強勁。中車電動以2015輛銷量位居第七,這家株洲央企依托高鐵技術優勢,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持續發力。
金旅客車(“小金龍”)以1917輛銷量排名第八,同比增長22.02%,延續金龍系三品牌的穩健表現。福田歐輝雖以1589輛銷量位列第九,但17.24%的同比降幅成為前十中下滑最明顯的企業。申沃客車作為唯一入圍的上海企業,以1315輛銷量和23.94%的增速壓線進入十強,這家原沃爾沃合資企業現由上汽集團全資控股。
從增長動能看,十強企業中八家實現正增長,中通客車、宇通客車、吉利商用車增速均超50%。市場呈現“強者恒強”特征,頭部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行業也面臨滲透率提升后的增長瓶頸,部分企業已出現銷量下滑,顯示國內市場漸趨飽和。
當前新能源客車滲透率持續攀升,燃油車替代空間逐步收窄。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開始加速海外布局,通過技術輸出、本地化生產等方式開拓新增長極。這場由技術革新驅動的產業變革,正在重塑中國客車工業的全球競爭力。












